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  中国文化

二十四节气对照的是阳历还是阴历

编辑:天下发布时间:2022-02-04

说到二十四节气是阳历还是阴历?很多人都会想当然的认为是阴历!毕竟大家都知道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人发明的,而阳历则是外国人发明传进我国的。

那为什么二十四节气跟阳历日期对应得那么好呢?比如清明一般都在4月5日,夏至在6月21日,立冬在11月7日,前后就算有差异也不会超过2天,为什么呢?

认为二十四节气是依农历的日期来订,几乎是大家习以为常的盲点。这是对各种“历”的不了解。

阳历

就是“太阳历”,是依据太阳的变化来修订的历法,以地球绕太阳一圈的时间为一年。

地球绕太阳旋转一圈来计算,真正所需时间为365天又5小时48分46秒,我们简化成一年为365天,然后累积四年多一天,放在2月第29日,称为闰年。

阴历

就是“月亮历”,是依据月亮的变化来修订的历法。月亮每经历一次从圆到缺的循环,就是一个月。我国古人常把月亮叫做“太阴”,所以也叫“阴历”。月有阴晴圆缺农历很多人认为农历就是阴历,其实并非如此。

它是以月亮绕地球转一圈为一个月,然后十二个月为一年,月亮转一圈大约是29天12分44秒,因此,阴历订大月为30天,小月为29日,一年才354天,所以阴历不是累积几年才多一天,它是用闰月的。

农历

是我国古代人民独创的一种历法,兼顾了太阳和月亮的双重变化,属于“阴阳合历”。为什么农历要又阴又阳呢?

推测,古代中国人可能先观测到了月亮的变化,因为月亮的圆缺变化更加直观,信息更易于捕捉。但同时,我国古代是一个农业社会,当时的农业生产完全是靠天吃饭,需要严格掌握气候变化的年周期,而这极大地依赖于太阳的变化规律。

古代农业耕作场景我国古人慢慢发现,月亮的变化与太阳的变化并不吻合。如果只看月亮的话,每12次月亮的圆缺周期后,就会比太阳的一个周期差出一段时间来。日积月累,差距越来越大,农业生产完全得不到指导。

于是,古人就在阴历的基础上,补充了太阳的变化,并总结为二十四节气。所以,二十四节气是农历的一部分,它本质上是阳历,我们现在通用的公历也是阳历,两者自然吻合度很高。而农历是阴阳合历,因为有阴历的成分,所以跟通行公历有较大差距。

实际上,纯粹的阴历使用并不广泛,现在似乎只有伊斯兰教还在用,叫“伊斯兰历”。

这种历法只考虑月亮的变化,跟四季的吻合度比较低,每年只有354天8小时48分,每隔2.7年就跟公历差一个月,每年1月可能出现在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用起来太麻烦。

二十四节气就是古人将一年分为二十四个段落的一种表达方式,根据的是地球绕太阳旋转的弧度(而不是月亮绕地球的角度)等分为24份,也就是一个圆周360度,每15度为一个节气,也就是一个月有两个节气。不过因为地球绕太阳的轨道是椭圆型的,有一点倾斜,所以依阳历的节气日期会有一天或两天的变动,不过,与阴历比较,节气在阳历来说,是相对固定的。

一直到现在几乎所有人都还以为节气是农历,日期不是固定的,以为必须去看农民历才知道的原因,主要是以前的人平常过日子用的是阴历,也就是月亮历,所以想知道阳历的节气,必须去翻农民历来查。

而我国一直到民国元年才开始使用阳历,但是民间那种想知道节气就必须翻农民历的印象还深深留在脑海里,所以不知不觉就把二十四节气以为是依农历而订的。

本文标签 二十四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