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豫剧
全部 中国 世界 人物 事件 文化 成语 专题 古诗文 书籍

最新文章

  • 豫剧祥符调唱腔特点与发展
    豫剧祥符调唱腔特点与发展

    祥符调,是发源于河南开封的一个豫剧流派,得名于祥符县,祥符调乃豫剧之母,为标准的中州正韵,是最正宗的豫剧唱腔。作为豫剧的主流,祥符调经过数百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自己古朴醇厚、委婉含蓄、俏丽典雅的风格。祥符调是中国戏剧艺术璀璨星河中的一颗明星...

    豫剧 2022-02-04
  • 豫剧二十一世纪后新发展
    豫剧二十一世纪后新发展

    2000年,台湾豫剧团首次以意大利著名歌剧《杜兰朵公主》开创豫剧跨文化剧目,演出造成空前轰动。2001年之后,两岸豫剧交流进入合作时期。河南艺术家赴台排演了大批豫剧新剧目。2008年3月6日,台湾豫剧团脱离国光剧团独立,成为其对等机构。20...

    豫剧 2022-02-04
  • 豫剧改革开放后发展状况
    豫剧改革开放后发展状况

    1990年,飞马先后受邀至美、德、奥、意、英等国公演,以豫剧艺术站上国际舞台。1990年7月,台北豫剧改进会一行40人到河南平顶山市演出,开启了两岸豫剧交流大幕。此后,台湾豫剧演员多次应邀到大陆演出。这一时期,被称为“单向交流时期”。199...

    豫剧 2022-02-04
  • 豫剧民国时期发展状况
    豫剧民国时期发展状况

    辛亥革命后,河南梆子更多地进入城市演出,开封较有名的茶社,如致祥茶社、普庆茶社、澄怀茶社、庆茶社、东火神庙茶社和同乐茶社等,均争相邀聘河南子班社,义成班、天兴班、公议班、公兴班参加演出。豫剧进入茶社演唱之后,与早已进入茶社的二簧(京剧)形成...

    豫剧 2022-02-04
  • 豫剧清朝时期的发展
    豫剧清朝时期的发展

    清朝乾隆年间(1736年-1795年),河南已流行梆子戏。据当时的碑文资料记载内容,明皇宫是当年演剧各班祈祷宴会之所,代远年湮,亦不知创自何时。据清李绿园于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成书的《岐路灯》和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杞县志》记载...

    豫剧 2022-02-04
  • 豫剧起源于什么时候
    豫剧起源于什么时候

    豫剧起源于明朝中后期,是在河南盛行的时尚小令(民歌、小调)的基础上,吸收北曲弦索、秦腔、蒲州梆子等演唱艺术后发展而成的。随着研究的深入以及大量资料证实,特别是相关人员在编修《中国戏曲志河南卷》的过程中,各方面的专家进行广泛调查和论证,得出豫...

    豫剧 2022-02-04
  • 豫剧简史
    豫剧简史

    豫剧,原称“河南梆子”,也叫“河南高调”,产生于明末清初,多以清唱为主,其风格首先是富有激情奔放的阳刚之气,善于表演大气磅礴的大场面戏,具有强大的情感力度;其次是地方特色浓郁,质朴通俗、本色自然,紧贴老百姓的生活;再次是节奏鲜明强烈,矛盾冲...

    豫剧 2022-02-04
  • 豫剧是什么
    豫剧是什么

    豫剧(英文:Henan Opera),发源于中原(河南开封)。豫剧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上不断继承、改革和创新发展起来的。建国后因河南简称“豫”,故称豫剧。与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并称中国五大剧种,汉族戏曲之一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豫剧也跟随河...

    豫剧 2022-02-04
  • 梆子腔又叫什么
    梆子腔又叫什么

    梆子腔,汉族传统戏曲四大声腔之一,因以硬木梆子击节而得名。陕西的同州梆子和山西的蒲州梆子(今蒲剧)是现存最早的梆子腔剧种,它们对梆子腔基本音乐风格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作用。陕西的秦腔、山西中路梆子、北路梆子、河北梆子、河南的豫剧(河南梆子)、山...

    秦腔 豫剧 2022-02-04
  • 豫剧《梵王宫》的评价如何
    豫剧《梵王宫》的评价如何

    最早豫剧豫西调着名男旦演员燕长庚、慕水旺都擅长演出此剧,并因唱腔出众,台步轻盈优美,而获得"水上漂"的美誉。后来陈素真大师演出这出戏,仍用了《洛阳桥》的名字,开封人把这出戏俗说成是陈素真的"洛阳桥甩大辫"。豫剧《洛阳桥》在燕长庚、慕水旺及陈...

    豫剧 2022-02-04
  • 为什么《洛阳桥》被改成了《梵王宫》
    为什么《洛阳桥》被改成了《梵王宫》

    由清代花部乱弹到戏曲《梵王宫》,戏曲发展到清代中期,地方戏(包括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黄调等)如雨后春笋地蓬勃发展起来。上层文人将地方戏斥之为"花杂不纯、野调俗曲",而被列入"花部乱弹",他们吹捧的昆曲因其文词高雅则被奉为"...

    豫剧 2022-02-04
  • 戏剧《梵王宫》故事剧情是怎样的
    戏剧《梵王宫》故事剧情是怎样的

    《洛阳桥》又名《甩大辫》《叶含嫣》,戏剧大师田汉看了豫剧皇后陈素真此剧后改名《梵王宫》,早期豫剧的《洛阳桥》是以唱为主,后陈素真将此剧融入了诸多表演。蒲剧、秦腔,晋剧、北路梆子、河北梆子、川剧、滇剧等剧种中均有演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屡...

    豫剧 2022-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