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  中国文化

阿史那是哪个民族的姓氏

编辑:天下发布时间:2022-02-04

阿史那(Ashina)为古突厥统治家族的姓氏,意为“高贵的狼”,也具有“蓝色”之意,阿史那部因此被称为“蓝突厥”,蓝色并不是指有蓝色的眼睛,而是指最高天神“腾格里”,象征对突厥的最高统治权。

该氏族主要与阿史德氏联姻,突厥灭亡后,被回纥人赶出草原,投奔唐朝,被唐王安置于中国各地,各支逐渐改为汉姓,后爆发了著名的安史之乱。

历史渊源

蒙古高原西部以及阿尔泰山的游牧民,阿史那氏第一任可汗伊利可汗率领突厥部众灭柔然,建立了继匈奴之后的第二个北方游牧汗国。由于权力体系不完善,突厥分裂,阿史那氏的达头可汗和沙钵略可汗分别建立了西突厥和东突厥,此后阿史那一族逐渐衰落。

阿史那出自“凉州杂胡”,匈奴之别种,是五世纪初被北魏逐出凉州的“沮渠氏”,以及它发迹于“高昌西北”之山间牧场,则是可取的史料。

神话

《周书·卷五十·列传第四十二·突厥》云:“突厥者,盖匈奴之别种,姓阿史那氏,别为部落。后为邻国所破,尽灭其族。有一儿,年且十岁,兵人见其小,不忍杀之,乃刖其足,弃草泽中。有牝狼以肉饲之。及长,与狼合,遂有孕焉。彼王闻此儿尚在,重遣杀之。使者见狼在侧,并欲杀狼。狼遂逃于高昌国之西北山。

山有洞穴,穴内有平壤茂草,周回数百里,四面俱山。狼匿其中,遂生十男。十男长大,外托妻孕,其后各有一姓,阿史那即一也。子孙蕃育,渐至数百家。经数世,相与出穴,臣于茹茹。

居金山之阳,为茹茹铁工。金山形似兜鍪,其俗谓兜鍪为“突厥”,遂因以为号焉。或云突厥之先出于索国,在匈奴之北。其部落大人曰阿谤步,兄弟十七人。其一曰伊质泥师都,狼所生也。”

突厥阿史那部被别国灭族,只有一个十岁的小儿幸存下来。一只母狼收留了他,将他哺育长大,并将他与狼相配。敌国得知,重新又派人将他杀害,并打算把与他相配的母狼一并杀死,身怀有孕的母狼于是逃往高昌国之北山,生下十男,子孙繁育,逐渐兴盛。

正是由于这样的缘由,突厥族对狼顶礼膜拜。在突厥民族英雄乌可斯町汗的传说中,是苍狼引导他们,狼进兵进、狼停兵驻,最终取得胜利。

《通典》卷一九七《突厥上》曰:“侍卫之士,谓之附离(bori),夏言亦狼也。”《隋书》与《北史》记阿史那氏为君长,皆有“牙门建狼头纛,示不忘其本”之言。狼无疑是突厥族神圣的图腾物,因而突厥诸部落中,对狼至为崇拜,每于旗纛上图以金狼头。突厥可汗亦每以狼头纛赐其臣。

起源人种

突厥的源流并未有定论,大致可以确定的是,他们应该带有匈奴的血统。大部分突厥形成了当代的哈萨克人。现代土耳其人,认为自己是突厥的直系后裔,他们认为突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元48年立国的北匈奴。西元6世纪突厥部落游牧于金山(今阿尔泰山),初归附于柔然。

西魏时首领土门击败铁勒,破柔然,建立政权,东至大兴安岭,西抵西海,北越贝加尔湖,南接阿姆河南,建立了官制,有立法,有文字。

隋初分裂为东西两部,唐太宗贞观四年(630年)攻灭东突厥,唐高宗显庆四年(658年)又攻灭西突厥,突厥余部大部分西迁。武则天时期,东突厥复国,8世纪中叶在唐与回纥等势力联合攻击下灭亡。

波斯地理学著作Hudud Ul Alam记载哈扎尔汗国的汗族为Asna一系,读音上非常近似突厥汗国的阿史那氏,那么阿史那部族的Y染色体或许是Q1b。据《通志·氏族略》所载,唐代有突厥族阿史那氏,改姓史。

语言

突厥人主要讲各种突厥语。突厥语为黏着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