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  中国文化

傣族舞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编辑:天下发布时间:2022-02-04

“孔雀舞”是傣家最喜爱的历史悠久的民间舞蹈,也是傣族人民审美特征的生动具体的体现。其表演的形式是:一种是以广场上表演片段为初始的,由男子挎道具舞蹈,舞者头戴塔盔假面具,身穿绘有孔雀羽毛花纹的衣衫,腰部系上用彩纸或彩绸扎成的雀身和雀尾,表演时双手拉线牵引雀尾以使其舞动,内容多为表演孔雀的林间漫步嬉戏,飞翅下山,拖翅、晒翅、尾翅、飞翔以及极为精彩的开展抖翅等。

这种孔雀舞借助道具的表现力,使舞蹈更具形象化,但它同时却又影响了舞者身体动态的发挥。傣族舞蹈家毛相率先改革了笨重的面具和舞具,吸收了许多外来民族舞的动作和技巧,如汉族的圆场步,蒙族的碎抖肩等。1957年他和白文芬表演的《双人孔雀舞》在苏联莫斯科荣获第六届世界青年学生和平与友谊联欢节银质奖。

同年由中央歌”团金明编导的,由崔美善等表演的《孔雀舞》,对原民间舞作了新的创作和发展,以浪漫的色彩和写意的表情升华了作品主题,荣获第六届世界青年学生和平与友谊联欢节金质奖。美丽的孔雀已广泛成为舞蹈艺术家创作舞蹈的素材,女子参加表演占据了主要地位,舞台上涌现出优秀的演员和剧团。

由傣族著名舞蹈家刀美兰表演的孔雀舞,以深厚的艺术造‘”和优美多姿的舞技,闪烁着璀璨的光芒,被誉为“傣家的金孔雀”。到了80年代,由著名舞蹈家杨丽萍创作表演的独舞《雀之灵》以出神人化的表演,摘下了全国第二届舞蹈比赛的桂冠。美丽的孔雀,使艺术的舞台更加绚丽多姿。

傣族除了喜爱表现孔雀外,另一喜爱表现的题材是水。傣族谚语:大象跟着森林走,傣族家尾着清水走。傣族先民自古以来就是临水而居的民族。从经济上看,傣族是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民族,辛勤的水田劳作更加深了人民对水的感情。从傣族民族的文化风情、传说故事来看,都多与水紧紧相关。

在他们看来,澜沧江是雷鸣的瀑布,傣家之所以会唱歌,是因为一个姑娘从山泉滴水的声音中得到启示,模仿山泉滴水而成歌。所以他们一生下来就要受到水的洗礼,人死去人棺前也还是要受水的洗礼。每年傣族都以过泼水节,来纪念那牺牲自己杀死魔王而造福百姓的姑娘。水是他们物质生活必需品,同时又是他们精神生活的必需品。因此,舞蹈中也非常喜爱表现这一题材。80年代由傣家刀美兰表演的舞蹈《水》充分体现这一点。

“嘎光舞”也是傣族民间舞蹈的主要表演形式。傣语意为“围着鼓跳舞”,表演形式自由,时间地点不拘,男女老幼皆可参加,是民族风格浓郁的自娱性舞蹈形式。舞者围着象脚鼓和错锣屈膝半蹲并均匀颤动,以手部的转腕动作,突出傣族舞蹈的“三道弯”和“一顺边”。男子舞蹈时还有较大幅度的俯仰、转身和划动手臂动作。由群众舞蹈工作者加以规范的“新嘎光”,在德宏地区普遍展开。新嘎光不强调颤动,步法为错步或点步,舞姿活泼、欢快、潇洒自如,深受群众喜爱。

本文标签 傣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