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  中国文化

戏曲中的板路是什么意思

编辑:天下发布时间:2022-02-04

“板路”,广西桂林的方言。源于民间,根在桂剧。桂剧的声腔音乐属皮黄系统的板腔体,以弹腔为主体,而弹腔又分为南路(二黄)和北路(西皮)两大系,北路高亢雄壮,南路则委婉低沉。从资料上就可以看出,桂剧实际上就是“板路”戏,“板”就是板腔;“路”就是南路和北路,就如同京剧也称为皮黄(西皮流水、二黄导板)戏一样。

简介

作为我国八大剧种之一的桂剧,由于是用桂林方言演唱,且做工细腻贴切,生动活泼,借助面部表情和身段姿态传情,注重以细腻而富于生活气息的表演手法塑造人物,因此深受桂林、柳州、贺州、河池以及梧州北部官话(桂林话)地区人民的喜爱。

发展现状

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前,由于当时没有电视,电影、文化娱乐又很单调,听桂戏、看彩调就成了桂林人生活中的最爱。

桂林人看桂戏,不叫看戏而称作“听”戏。有些戏迷进了戏院,有位子不好好坐,而是背对舞台树起耳朵听台上如何唱,直到武戏开打才转过身来。

桂林的戏迷也非常懂戏,经常凑在一起津津乐道头天晚上的戏文,称赞弦子拉得如何的动人心弦;板腔的味道又如何的精彩勾魂;

小金凤《拾玉镯》的南路唱得让人柔肠寸断;听了《平贵回窑》老生的北路,犹如喝了二两“三花”全身一斗子劲,好想喊“起板”····大人们这种高谈阔论的场景,我在儿时着实见识过不少,时至今日仍然记忆犹新。

因此,讲桂戏其实就是在讲“板”、“路",我也当然深信不疑“板路”源于民间,根在桂剧的说法了。“板路”作为聊天、讲古以及今天“发海水”和另类意义的代名词,其“资历”比起具有500年历史的桂剧来,虽然“嫩”了点,但也嫩不到哪里去。

如今的“板路”,随着历史的发展,桂林口语的不断演变,其内涵也与时俱进演绎出了多种版本,已不仅仅是“桂林话就是讲故事的意思”了。如果用字不当、用的地方不对,就会闹出笑话,弄得你狼狈不堪。

比如,某先生屎急尿胀要上厕所,告诉旁人:对不起!我来“板路”了,去方便一下。桂林人不分男女,听了都会笑得在地上打滚。为什么呢?看了下面这段女士们的对话,你就会明白了:“刘姐,快点过来呀!三缺一就等你一个人了啵!”刘姐:“丁香妹,今天我来‘板路’了啵,去不成了,你们另外找角嘛!”一听这话,就晓得“板路”惹“红”了。

“板路”前面如果加个“搞”字,那“板路”就变得更加晦涩暧昧了,比如男女上床······。还有一种情况:一帮人在有讲有笑,另外两个人关着房门在房间里商量什么事情,外面的人就会问:你们两个关起门在里面搞什么“板路”?半天不出来。这里说的“搞什么‘板路’”不是指男女苟且之事,而是诘问对方在做什么,搞什么名堂或密谋什么旁人不宜之事。

桂林人聊天,比较少用“讲‘板路’”、“谈‘板路’”,更不用“说‘板路’”。“说”字在桂林口语里极少用,除非写文章和用“胡说八道”那些带“说”的成语时方才使用。

“扯板路”是最常用最标准最形象的桂林口语,这也与戏曲有关。桂林人喜欢叫拉琴叫扯弦子。“扯板路”就是拉家常、讲故事、闹意见等等一切意思。一个“扯”字就把“板路”的核心内涵高度概括。

现在“板路”的意思,可以引申为:名堂,故事,状况,厉害,有出息,等等一切有变化性质的东西。

本文标签 秦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