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  中国文化

麦积山石窟的由来和历史

编辑:天下发布时间:2022-02-04

“麦积山者,北跨清渭,南渐两当,五百里岗峦,麦积处其半,崛起一块石,高百万寻,望之团团,如农家积麦之状,故有此名”。

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45公里的麦积山,最开始修建是在十六国后秦(公元384年至417年)时期。据梁《高僧传》载,南朝宋年间,高僧昙弘禅居麦积山,不久名僧玄高继至,二人共住寺院,常有学徒三百余人,可知当时佛事之盛。西魏刚刚立帝时,在这里“再修崖阁,重兴寺宇”。魏文帝原配皇后乙弗氏在此戴发修行,赐死后“凿麦积崖为龛而葬”。北周保定、天和年间,秦州大都督李允信为其亡父造七佛阁,大诗人庾信为此写了一篇《秦州天水郡麦积崖佛龛铭》。隋文帝仁寿二年,杨坚在全国敕葬“神尼舍利”时,秦州使将舍利葬在麦积山顶上,现在山顶还有高九点四公尺的隋代舍利塔巍然屹立。唐、五代、宋、元、明、清都不断开凿或重修。

麦积山石窟原是一个完整的山体,唐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5年),天水一带发生强烈地震,整个窟群便分为东崖和西崖两部分。麦积山石窟各个时代的造像特色非常明显,麦积山高142米,石窟多凌空凿于20-80米的悬崖峭壁上,由崖阁、摩崖龛、山楼、走廊、小洞组成,栈道“凌空穿云”,其惊险陡峻为世罕见,洞窟大都开凿在悬崖峭壁之上,洞窟之间全靠架设在崖面上的凌空栈道通达。游人攀登上这些蜿蜒曲折的凌空栈道,不禁惊心动魄。杜甫有诗赞曰:“野寺残僧少,山圆细路高。麝香眠石竹,鹦鹉啄金桃。乱水通人过,悬崖置屋牢。上方重阁晚,百里见秋毫。”

麦积山石窟历史上虽遭多次地震、火灾的破坏,现仍保存窟龛194个,泥塑、石刻造像7800多尊,壁画千余平方米。在艺术造型和特点上,泥塑生动优美,石雕技艺精湛,壁画古朴素雅,不论是北朝的“秀骨清像”,还是隋唐的“丰满圆润”,都刻画得栩栩如生,温婉可亲,极富生活气息,与中原文化一脉相承。这种“形神兼备”的传统技法,充分体现了上集六朝精华,下启唐宋新风的民族艺术魅力,不愧有“东方雕塑陈列馆”的美誉。麦积山石窟艺术具有深厚的民族传统和强烈的民族意识,体现了中国艺术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的传统手法,赋予作品强烈的世俗化倾向和浓厚的生活情趣。作品上彩不重彩,或者直接用素泥表现佛像质感的独特手法,也是麦积山石窟艺术的另一个重要特点。

麦积山石窟现存六世纪中期以后北魏晚期、西魏、北周至隋代的佛教故事和经变画、在我国绘画史及石窟艺术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大型佛本生故事,有睒子孝养盲父母、萨埵那太子舍身饲虎等。大型经变画有维摩经变、西方净土变等。这些佛教故事画场面宏大、内容丰富。特别是经变画,经历了由炳灵寺西秦石窟始现的图解形式的简单画面到大幅表现较复杂、多种内容的过程。127窟形制不大壁画内容却特别丰富,为麦积山诸窟之冠。窟中所画《西方净土变》,人物和建筑众多,构图严谨,气势宏伟。是中国石窟中已知年代最早、面积最大的一幅净土变。这一时期的壁画中的人物服饰趋于世俗化,人物形体修长,面容削瘦清秀。画法古拙,色彩强烈,风格独特。北周洞窟数量也较多,出现了以绘为主、绘塑结合的“薄肉塑”新形式。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