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  中国文化

瓯绣 指尖上的艺术

编辑:天下发布时间:2022-02-04

瓯绣,又称“画帘”,亦名“温绣”。是浙江温州的地方传统艺术,产于瓯江地区,是浙江“三雕一绣”特种工艺品之一,由中国传统刺绣发展而来。

它与中国四大名绣(湘绣、苏绣、蜀绣、粤绣)齐名。瓯绣是中国出口名绣之一,不仅被国家珍藏,还被作为国礼赠送。

瓯绣是从装饰生活用品逐渐发展起来的刺绣工艺,早期的绣品有神袍、戏装、寿屏等,后来又扩展到刺绣山水、人物、走兽、书法等,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装饰效果。2001年浙江省将其列为重点保护艺种之一。

2006年入选第一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瓯绣被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9年11月,温州市工艺美术研究院获得“瓯绣”保护单位资格。

瓯绣历史悠久,最初起源于民间妇女的绣房习作。

结合瓯绣的针法路数进行辨析,它是由唐代锦衣发展而来。

明末清初,温州对外交通日渐发达,使瓯绣得以吸收姐妹艺术之长,在技艺上趋于成熟,自具一格。

清代咸丰三年(1853年),温州设有专业绣铺。多以绣官袍、龙袍、寿屏及庙宇应用的绣品为主,内容有人物、花鸟、山水等。

以后品种增多,有枕套、被面、衣料等。道光末年,瓯绣在温州已十分流行,民间形成了“十一十二娘梳头,十二十三娘教绣”的传统和以绣花罗裙作为青年男女定情礼物的风俗。当时开设的多家绣铺对外承接官衣锦服、戏装、旗袍等绣活,生意十分红火。

瓯绣构图简练,色彩绚丽,针法严谨,运针灵活擅变,绣理分明,绣面光亮,呈现着与众不同的东瓯地域特色。瓯绣为温州历代民间妇女的家庭传统副业,那时的刺绣品种有衣服、小儿帽圈、围涎、锦肚、妇女鞋面、枕头、荷包等,题材只有花鸟鱼虫之类。

瓯绣融诗文、书画、刺绣之美为一体,讲究针法、笔法和物象理法的统一,显示出高超的技艺水准和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

瓯绣始于唐代锦衣,兴盛于明清。

宋、元年间,温州民间就盛行在鞋、帽、衣服上刺绣,北宋景佑元年至庆历三年(1034—1043年)建造的仙岩寺慧光塔中,曾出土一件包裹经卷用的经袱,以杏红单绮索罗为底料,黄白等色线刺绣,花纹两面一样,针脚整齐,技巧熟练。建塔助缘施主为永嘉人,绣品当为温州妇女之作。

温州有发达的蚕桑和丝绸业,历来文事蔚盛,戏文流行就有戏服,佛寺大兴就需要幛幡、莲座,还有能为瓯绣画样本的画家汪香禅、蔡笑秋、苏昧朔、马孟容等,这为刺绣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

明末清初,温州民间刺绣已从“古绣”的简单平针、套针,改用多种针法。清咸丰三年(1853年),温州有了第一家专业绣铺麟凤楼,雇佣男女绣工,绣制锦袍、戏装、旗袍,还有庙宇用的幡帐、桌围、椅披、寿屏,悬市招徕,刺绣从家庭副业开始走向专业商品生产。清宣统二年(1910年),温州刺绣艺人林森友开办美艳刺绣工场,开始有瓯绣画片,一种艺术欣赏品。

民国五年(1916年),温州商人在上海见湘绣、苏绣出口甚盛,回温州创设刺绣局,雇男工专做出口产品,从此瓯绣进入欧洲及南洋市场,城区府前街、五马街、打锣桥等处均设有刺绣社。

民国十年(1921年),城区绣铺达20余家,从业650人,年产值约银元4万元,外销市场称为瓯绣,曾与湘绣、苏绣齐名,为国内三大刺绣之一。

1926年,港台客商来温州订货,瓯绣空前大盛,林玉笙开设的绣庄质量花色皆臻上乘,有绣稿设计学徒和刺绣学徒。

1952年成立温州刺绣合作社,通过艺人带徒、集体培训,技艺得到较好传承。20世纪60年代,瓯绣承接制作国家礼品和出国展品,产品远销海外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制作一批瓯绣艺术品的同时,培养了一批瓯绣人才。

瑞安有陶山刺绣厂,租用花园底村临河的民房作厂房,从温州刺绣合作社接业务来料加工,绣工最多时有240多人。

上世纪80年代,瓯绣农村加工点有江北、朔门、梅头(现瓯海海城)、鲍田、陶山加工点,后来只剩下陶山还撑着。陶山有黄郑兰、林东妹、楼桃妹、伍秀年、陈式珠等,这个绣女群体非常执着,至今还在从事瓯绣来料加工。

本文标签 瓯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