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  中国文化

僖山

编辑:天下发布时间:2022-02-04

僖山,又名戏山,海拔88.6米,是芒砀山主峰东部的东西走向的山,其北面为鱼山,西北为磨山,西南与保安山相望。

原山体面积较大,由于近代开山采石,四周已形成四五十米高的悬崖峭壁,山体也变得狭小,东西仅长149米,南北宽84米。僖山分布有西汉梁王墓群,已发现并发掘了三座汉代墓葬,即僖山金缕玉衣墓、王后墓和画像石墓,出土的宝贝数不胜数,僖山金缕玉衣的出土后相继在各国展出,为中国赢得了荣誉。

概述

僖山是芒砀山群中最东部的一座东西走向的小石山,其北面为鱼山,西北为磨山,西南与保安山相望。此山相传西周宋国第八代君主宋僖公葬于此而得名。

此山海拔88.6米,原山体面积较大,由于近代开山采石,四周已形成四五十米高的悬崖峭壁,山体也变得狭小,东西仅长149米,南北宽84米。此山也属于西汉梁国王室的墓地,已发现并发掘了三座汉代墓葬,即金缕玉衣墓、王后墓和画像石墓。鉴于山体四周已成悬崖,到达山顶有很大的难度,在此对这三座墓葬作以介绍,亦期有兴趣爱好者对汉梁墓葬形制及文化的探讨提供帮助。

僖山汉墓

金缕玉衣墓

僖山金缕玉衣墓位于僖山山顶的东端,墓道开口朝东,由墓道和墓室两部分组成。

墓道南北宽3米,东西长现存不足10米,平底,南北两壁峭直,系由石岩开凿而成。墓道内用条石填塞,上面刻有姓名文字。墓室平面呈东西向长方形,东西长7米,南北宽近4米,高4米余,系先在山顶开凿长方形石坑,再在南北两壁用长方形石板垒砌石壁,东西两壁仍保持开凿时的壁面,南北两壁之上再用一端呈燕尾槽的石板搭扣成“八”字形。

此墓早期被盗,1986年文物工作者对此墓进行抢救性发掘,仍出土了不少珍贵的文物。

僖山金缕玉衣的出土是继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金缕玉衣之后的又一次重大发现,1988年参加了北京故宫举行的全国出土文物精华展,1991年作为中新建交的先行使者赴新加坡参加展出,为中国赢得了荣誉。

汉画像石墓

僖山汉画像石墓位于僖山南侧山腰,与金缕玉衣墓和王后墓相距100余米。1978年僖山村民取土时发现,同年进行了清理。墓内遗物虽早已被盗掘一空,但墓室结构完整,出土了十余块画像石。该墓为东西向,墓门朝西,四壁用石条砌成墙壁,顶部用石条覆盖,最后再覆以封土。该墓由墓门、前室、耳室、中室及两侧室组成,室内总长5.45米,最宽处3.58米。

该墓的画像石主要分布在前室四壁、墓门及门楣等部位,后室后壁和两侧室后壁刻有“十”字连环图案,墓门门楣上浮雕二龙穿璧。石门上刻朱雀铺首衔环,前室西壁为车行出骑图,图中有两辆轺车,为双轮,上有伞形车盖,乘2人,图中还有单骑7人,皆头戴高冠,身着长袍,腰束博带,其余三壁皆刻神兽,东壁有麒麟、鸟面兽身和人首龙身兽:南壁有鸟面兽、龙头虎身兽等,这些神兽姿态各异,活泼生动。

该墓画像内容丰富,珍禽异兽、二龙穿璧等反映了汉代人们心目中长生不老、羽化升仙的思想,车骑出行反映了墓主人来世仍然能够荣华富贵,过着高官厚禄的生活。

它为研究汉代墓葬制度、建筑艺术、石刻画像艺术和汉代社会生活、意识形态等提供了重要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