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  中国文化

沔阳渔鼓的演唱道具

编辑:天下发布时间:2022-02-04

沔阳渔鼓是曲艺的一种,又称道情、道情渔鼓、筒子腔、南话筒。它以浓郁的乡土气息,粗犷、高亢的唱腔,给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中国民间艺术史上颇负盛名。

沔阳渔鼓演唱的道具有渔鼓筒、简板和女艺人用的碟子和筷子,伴奏乐器有二胡、扬琴等。渔鼓,也叫“道筒”、“竹琴”。由于渔鼓是道情的主要伴奏乐器,民间称唱道情为唱渔鼓或打渔鼓。

《湖北说唱音乐集成》第一集谈到:“宋、金、元年间,道士和文人为道情所作之词或散曲,可谓风靡一时。其演唱纯为徒歌,无丝竹乐器伴奏,仅一手抱渔鼓并执简板,相击成声,以为节拍”。由此可见,渔鼓筒先于民间说唱形式——“渔鼓”五百多年时间。

据民间道情艺人说,他们所用的渔鼓乃是“八仙”所传。相传,八仙过海归来之时,忽见一条金色鳌鱼在海上兴风作浪,浪花溅湿了钟离权的衣服。钟离权心中非常恼怒,于是便拔剑斩了鳌鱼,并抽出鱼骨,蒙上鱼皮,制成了一种管状乐器,取名叫“渔鼓”。

渔鼓做成之后,正好碰上王母娘娘开蟠桃会,“八仙”赶来为她祝寿。韩湘子吹玉萧,吕洞宾击云板(简板),钟离权拍渔鼓应节而歌。这九天仙乐飘向花果山,美猴王睁开火眼金晴一看,原来是众仙为王母庆寿。孙大圣见王母娘娘这老婆子没有请他,便一个筋斗翻到寿堂之上,举起金箍棒就打,一棒正好打在了钟离权的渔鼓之上,渔鼓被打了个粉碎。

一位仙人见状,便向钟离权献上一根仙竹,说是可作渔鼓。于是请来人间名匠鲁班依样制作渔鼓。鲁班接到仙竹,将竹尖给姜太公作了钓鱼竿,竹蔸给和尚作了卦,取仙竹中间三尺九寸作了渔鼓。为了防止炸裂,王母娘娘将她的两个手镯箍在了渔鼓的两头,又用裙带系在渔鼓上作背带。从此,竹质渔鼓便取代了骨质渔鼓。

渔鼓是用竹筒制作,一般长约80厘米,口径约10厘米。竹筒的中心全是空的,有竹节处得把节掏掉。文献中所见渔鼓产生的时代,大致可以追溯至南宋初年。元陶宗仪《说郛》卷四十七下引宋江万坐《宣政杂录》说:

靖康初,民间以竹径二寸,长五尺许,冒皮于首,鼓成节奏,取其声似,日“通同部”。又谓制

作之法曰:“漫上不漫下”,通衢用以为戏云。

《宣政杂录》所载用竹制作的鼓,是用皮蒙住竹筒的一端,即所谓“漫上不漫下”,它使用的乐器是一根小碗般粗细、长约1米、一端蒙上猪肠衣薄膜的通节竹筒,附上一副拴有两个铜制碰铃的长竹简板,演唱时左手执板击节,竹简蒙皮端向下,筒身斜依左臂,右手五指根据演唱需要拍击蒙皮,发出嘭嘭的乐声为伴奏。

说唱道情使用的道具,除渔鼓外还有简板。明王圻《三才图会》记“鱼鼓简子”的制作说:

截竹为筒,长三四尺,以皮冒其首,用两指系之。又有简子,以竹为之,长二尺许,阔四五

分,厚半之,其末俱略反外,歌时用二片合系之以和者也。其制始于胡元。

湖北渔鼓在选材上有讲究,尽可能选用节眼少的竹子,一般多选用楠竹,将里外刨光滑,等竹筒干了以后,在表面涂上桐油。最后在一端蒙上猪皮、羊皮或油膜(猪膀胱膜),皮或膜必须偏薄,过厚打出的声音不响亮。为了使渔鼓筒结实耐用,还要在竹筒外面裹一层丝线、白布,然后涂上胶粘结牢固,这样制成的渔鼓筒可以经久不裂。

由于竹筒大小规格不同,使用皮质有厚薄的区别,渔鼓的音高和音色就有差异。竹筒大而皮厚的渔鼓,声音浑厚而音高偏低;竹筒小而皮薄的渔鼓,则声音亮脆而音调偏高。渔鼓拍打时不能形成音阶,渔鼓的音乐表现形式,主要是通过拍打节奏来体现。

为了携带方便,解放前就有一些民间艺人将此筒体改为两截套接的形式。流传于湖北境内的“渔鼓筒”,多由一段“整竹”制成,而“汉江”流域的“渔鼓”艺人所使用的“渔鼓筒”则多为“两截头”。它不仅携带方便,且因中间可以伸缩,还可以适应艺人嗓音的高低。渔鼓筒由骨质变为竹质,由一节变为两截,这是渔鼓道情史上的一大变革与进步。

民间传说将其功归之于吕洞宾。道情艺人说,吕洞宾与韩湘子在王母娘娘的蟠桃会上唱道情,孙悟空本来不信什么道情不道情,于是大闹天宫,将紫竹渔鼓拦腰打成了两截,吕洞宾修整渔鼓时,将两截渔鼓的断面磨平,中间用王母娘娘的手镯套上接了起来。从此渔鼓筒变成了两截头,其长度也由原来的三尺九寸变成了三尺八寸。

“近些年来,由于楠竹和猪护心膜、猪油膜不易取得,有人则以塑料筒和塑料薄膜取而代之。但艺人们普遍觉得,经过现代改良的渔鼓,声音变得更加动听了。

本文标签 沔阳渔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