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  中国文化

落地唱书的历史沿革

编辑:天下发布时间:2022-02-04

落地唱书亦称"嵊县文书"。是流行于嵊县一带的说唱形式。形成于19世纪中叶,嵊县西乡遭受灾害,一些农民和手工业者,以当地流行的[宣卷调]为主,揉合了[牧牛调]、[莲子行]等民歌小调,创造了一种叫[四工合调],每年农历正月至清明,在农村沿门卖唱,称为"落地唱书"。

历史沿革

清咸丰元年(1851年)前后,嵊州马塘村有位青年农民金其炳,是一位聪慧的民歌手,自编自唱,有见人唱人、见物唱物、即兴歌唱之能,并唱得形象有趣,使听者捧腹大笑。田头歌唱小调非常直观,也十分生动形象。如:

日出东方红黝黝,长工短工上田头。

一年四季忙到头,过年回家空双手。

正月里来喜洋洋,家家户户放炮仗。

店王财主吃鱼吃肉,穷苦人家喝粥喝汤。

这些歌谣反映了农民对世道的不满和内心忧郁之情,曲调好听,内容深入人心,很受广大农民欢迎,被广为传唱。金其炳之名也传扬剡江南北。

金其炳以自己的才华,不断歌唱,形成了特有的风格,集宣卷佛曲、牧歌小调、四工合调精华于一体的新唱调。它的特点是纯朴流畅,唱词可多可少,无死板的格式,又好学好记,深受农民喜爱。许多青年纷纷拜他为师学唱。

当时马塘村就有金和林(金芝堂)、金和忠、金和文、金和清、金水清、金阿土、金传高等二三十人。之后,崇仁下相的相来鑫(相金堂)随父做蚕子生意来到马塘,被金所唱民歌迷住,也拜其为师学唱。

金其炳自有艺徒后,歌唱有了帮手,便根据佛曲、山歌小调的格式,自己填词任意歌唱。又按“箫经”中“四工合上尺”五个字或佛曲中的“阿弥陀佛”作尾声衬字,叫艺徒帮腔,如此便形成有领唱、有帮腔的样式,气势较前宏亮雄壮,大大激励了演唱者情绪。

因为这种曲调以“四工合上尺”为衬字,大家就叫“四工合调”。从1851年前后金其炳等人的田头歌唱到被人们邀到台门、天井中演唱的十多年时间里,被称为“落地唱书”的前身——田头歌唱。到1863年前后,田头歌唱发展成沿门唱书,即沿门挨户卖唱。

当时,嵊州剡江两岸农村自然灾害连年发生,同时清政府的苛捐杂税,田赋繁重,使嵊州农村经济破产,民不聊生,离乡背井,四处逃荒。在这样特定历史条件下,于清咸丰末年至同治初年前后,部分青年农民用民间曲艺作为谋生辅助手段,赖以生存。越剧的“母亲”——落地唱书的雏形“沿门唱书”产生了。

沿门唱书

马塘村青年农民歌手金其炳等人,不愿离家出走,也不愿提篮讨饭,为了生活,凭着自己会唱“四工合调”,便仿效新春佳节有堕民讨饭佬卖“春牛图”、“蚕花猫”和“扫地佬送元宝”的形式,于1863年前后走上街头村庄去卖唱乞讨。

马塘村人的沿门卖唱是不需本钱的不丢脸的变相讨饭,而收益也不小,故仿者甚多。由于卖唱所得的是年糕粽子,被人贬称为“讨饭佬唱年糕”。可是唱书人自己却称“唱年糕”,同时由于是沿门挨户卖唱,就称“沿门唱书”。

马塘村的近邻后朱、赵马、柳岸、支鉴路等村农民也仿效着卖唱,远在崇仁、甘霖地区、甚至全县农村相继出现了肩背钿褡、手拿长烟盅的农民去挨村挨户的“沿门唱书”的现象。

大约在清同治初年(1866)后,落地唱书便向新昌、东阳周边县发展。到同治末(1874)和光绪初年(1875)间,嵊州的唱书艺人到了安吉、孝丰、余杭、临安、富阳、严州、新登、湖州等地。金荣水随同师父金水清还到过苏州唱书。

那时唱书最好的是金其炳徒弟金芝堂(金和林)。他原是个补鞋匠,有书唱便唱书,无书唱就补鞋;有时日补鞋夜唱书。他在光绪年间挑着鞋担到余杭等地唱书。

余杭等地唱的是“茶店书”,农民要听书,必须进茶店。金芝堂等却把“书”送到农民家门口,农民不进茶馆坐在家里便可听书,受到广大农户特别是老弱妇幼的欢迎。唱书人收入可观,有“在家农忙三季,不如外出唱书一季”和“浦江铜钿,严州是面,余杭、湖州是晒不煞的田”之说。为此,嵊地唱书艺人纷纷到杭、嘉、湖地区唱书。

“落地唱书”虽发展到外地,但除金芝堂及其师弟相来鑫等少数人长年在外唱书,其他大部分艺人是农忙务农、农闲唱书。

本文标签 越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