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  中国文化

昆明湖的形成变迁

编辑:天下发布时间:2022-02-04

昆明湖,古称“七里泊”、“瓮山泊”、“大泊湖”、“西湖”。北京市海淀区颐和园内湖泊,属海河流域北运河支流通惠河水系。古代源于玉泉山诸水,1966年京密引水渠建成后,水源多来自此渠。出水为南长河(京密引水渠下段)。

昆明湖的面积约为颐和园总体面积的四分之三,总面积有3000亩之阔。元代始为通州漕运的水源地,金代以后逐步建设皇家园林,至清代形成规模宏大的颐和园。民国以后,成为公园。

昆明湖是元代京城漕运航道通惠河、元明清帝王赴西山浏览的水道。清代京城用水的水源地。直到1956年永定河引水渠工程建成以前,昆明湖始终是北京城的唯一地表水源。1966年建成的京密引水渠也把昆明湖作为主要的调蓄水库,堪称为北京城的生命线。

昆明湖古称为“七里泺”。是由古代永定河河道演化而来的。商代以前,永定河是走八宝山、昆明湖、圆明园、清河路线的,由于水流大,在玉泉山与海淀台地之间,形成了数公里宽的河谷。以后在八宝山断裂带的地质作用下,永定河向南改道。然而,原河谷中的低洼地则变成湖泊。昆明湖即是这样由河道变成湖泊的。又由于昆明湖临近玉泉山,丰沛的玉泉可为其供给充足的水源,使其经久不衰。同时,经考察,古人曾在万寿山前修筑过一条长长的堤坝,它挡住西来之水,使之集成湖。该堤坝古称西堤(此西堤非现代昆明湖中的西)。

古西堤北端位于万寿山西侧,向南修筑,在今玉带桥东北约100米处转向东南同,延伸至今南湖岛(龙王庙)西北角,再沿十七孔桥方向东南延伸至比明湖东岸,然后便沿湖东岸南转至绣漪桥,出颐和园后,堤坝是沿南长河的河道向东南延伸的,直至麦庄桥附近,号称“十里长堤“,因该堤位于京城之西,故被称为“西堤”,亦称‘“官堤”。它不仅是一项重要的水利工工程设施,也是京西通往昆明湖风景区的重要游览线路。

古堤坝的修筑当不晚于金代,堤坝阻挡西来之水,堤东北当时是没有水的。古代昆明湖水域是有所不同的。古代湖水是位于堤坝以西的,只有到了清代对昆明湖扩展后才成现状。

昆明湖形成以后,逐渐为历代封建帝王所看中,几百年间不断加以建设、修饰。金代金章宗曾在此修建金水院。公元1292年,元代郭守敬引白浮及西山诸泉,汇于这一水域,并扩大疏浚,成为当时一座蓄水库,称“瓮山泊”或“大泊湖”。为通惠河漕运补充水源。当时的风景中心在西北部,靠近玉泉山。明代后期,风景区逐渐东移,1494年建园静寺,1506年扩大为“好山园”,当时瓮山泊又称“西湖”。后来,由于白浮瓮山引水工程废弃,泉水断流,沿湖居民开始种植水稻,湖泊面积逐渐缩小,周围仅十里。1749年,清代将西湖东西边扩展,原龙王庙在西湖东岸,西湖向东扩展后,龙王庙未迁移,留做湖中小岛;同时加筑了东堤,形成一道拦水大坝。经过这次扩展湖周长达15公里多,和明末相比,扩大了两倍。1750年乾隆皇帝将西湖更名为“昆明湖”。

为了补充昆明湖水源,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导引西山泉水至玉泉的引水工程,水源有二,《日下旧闻考》记载,其一出于十方普觉寺旁之水源头;其二出于碧云寺内石泉,皆凿石为槽,以通水道,这两条水道汇于四王府广润庙,再东行经普通、香露、妙喜等寺,然后入静明园,引水石槽总长为7公里。经过治理以后的昆明湖,蓄水量大增,形成了当时北京西部最大的一座蓄水库。直到1956年永定河引水工程建成以前,昆明湖始终是北京城的唯一地表水源。

本文标签 颐和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