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  中国文化

井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表象关联

编辑:天下发布时间:2022-02-04

井是中国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它超越了人工水源的本意,而被用来表达一种"居住"的意象,与建筑文化紧密结合。井的平面原型与文化意义对中国传统建筑有着深刻的影响,它是中国古代独特的建筑艺术哲学。

正像在“乡井”、“同井”、“背井离乡”等词语中,“井”被用来表达一种具有乡土文化情结的生活式样,一种“居住”的意象那样,这逸出了水井本谊的“井”,还直接而广泛地联缀在土地区划、城邑聚落、街巷、宫宅、园囿、墓葬,以至构造、装修等方面的大量词语中,鲜明显现出“井”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结成的不解之缘。例如:

土地区划:井牧、井田、井地、井通、井邦、丘井、井受、井疆、口井;

城市:井市、市井、井邑、井国、井曹、井肆、万井、浩特(蒙语:井);

聚落:乡井、桑井、庐井、井庐、墟井、井墟、井闾、井里、井甸、井屋、井閈、井落;

街道:井巷、井里、井陌、井曲、井络、胡同(源自元代蒙语:井);

宅院:井屋、井庐、井庭、井院、井偃、天井、井漏、漏井;

园囿:井囿、井圃;

陵墓:井圹、井椁、金井;

装修:井干、井阑、井床、井眉、天井、方井、绮井、东井、藻井、龙井;

工矿;矿井,墨井、煤井、盐井、火井、井巷、井场、风井;

等等。

此外,就像典出《周易•井》的“往来井井”,缘自《荀子•儒效》的“井井兮其有理也”等典故成语中,“井”又表徵着一种秩序和谐的建筑规划行为及其审美意象。

在古代“群经之首”的《周易》中,“井”更被推演为“弥纶天地之道”的六十四卦之一,并被认为具备有无私、通达、仁慈、坚贞、高尚等诸多美好的品格和德性,略如“改邑不改井,乃以刚中也”;“井洌寒泉,食。……中正也”;“井渫不食,行恻也;求王明,受福也”;“井养而不穷也”;“井,君子以劳民劝相(相,助也)”;“井,居其所而迁”;“井,德之地也”;“井以辨义”;“井者,法也”;等等。

另如《淮南子•汜论训》指出:“今世之祭井、灶、门、户、箕、帚、臼、杵者,非以其神能飨之也,恃赖其德,烦苦之无己也。是故以时见其德,所以不忘其功也。”王充《论衡•祭意》也说:“五祀报门、户、井、灶、室中霤之功。门、户,人所出入;井、灶,人所欲食;中霤,人所託处;五者功钧,故俱祀之。”因此,自古以来,井就被列入著名的“五祀”祭典,形成了从天子到庶民都要应时祭井的隆重礼仪,数千年传承不辍。而作为风水要务,井既是营造居住建筑即阳宅的“六事”(即门、厅、室、井、灶、路、厕、仓、磨、圈等)之一,就连陵墓建筑即阴宅,也以“金井”为“穴”,都要慎重措置并事以礼仪。在古人深层心理结构或集体无意识中,“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正透过这种种建筑民俗事象而明显流溢出来。

“井”与古代建筑直接而广泛关联的表象,可说是不胜殚举的。而在这显著的历史表象后面,应当存在着值得关注和揭示的内在本质意义,也是无可质疑的。事实上,即如后文的粗浅分析,就不难发现,对古代农业文明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井”,既曾有力促进了社会性“居住”行为方式的发展,在古人实用理性和类比外推的思维方式下,还以“井”的原型及其宇宙图式性的丰富涵义,深刻影响了各类建筑基本形态和观念的构成;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深深植根于农业文明的基本性质和典型特色,也由此而十分鲜明地反映出来。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