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  中国文化

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区别是什么

编辑:天下发布时间:2022-02-04

在中国的佛教历史上,一直都存在着大、小乘佛教的说法,如果按区域来划分,一般认为中原地区信奉的是大乘佛教,云南地区及国外如越南、泰国等地则属于小乘的范围,虽然这样的分法没有任何意义。但这样的分歧之所以存在,当然也有它存在的理由。

我们从大乘和小乘的都走起源和内容及理论来分析,两者的差距还是挺大的:不但是理论不同,其修行的方法和追求的终极目标都有很大的差距。

首先大乘和小乘本身都是佛教,其信仰的基础都是相同的,都信奉佛陀提出及弟子们汇编的的“四谛”。但在这基础之上,两者又有着非常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又经过不断的修正后。其间的宗旨变得越来越大。

大乘佛教有许多分支,如空宗,也就是中观,也有宗唯识等,其底下又有许多不同的派别,大乘佛教本身内部的分化并没有那么大,却经过长时间的不断更新与修正,到后来也形成了相互竞争局面。

在大乘佛教诞生之前,小乘佛教主张通过自我修行来脱离轮回,目的相对简单,修行也以个人经验为主。这种修行方法更接近于佛陀的本意,却由于过于朴素,缺乏号召力,以至于在广大的中原地区没有多大的吸引力。

直到后来,有觉悟者提出:佛教的修行,不应该只是修自己的行,觉自己个人的悟,而是要引导天下人都获得觉悟,这也是“普度众生”这一词语的来源吧!我们现在回头看便知道这是我们古人包容天下的观念。

为了区分个人修道和为天下修道,于是产生了两个名词,这两个名词导致了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根本性分歧:“解脱道”和“菩提道”。

所说的解脱道,就是小乘佛教的修行方式,追求的是个人解脱。

而所谓普提道,指的是更宏伟的目标:不仅要个人解脱,还要像佛陀样帮助天下人解脱。他们认为解脱道的局限性太大,难以发挥所以叫“小乘”,而把修菩提道也就是让天下普度众生的的道,因此称之为“大乘”。

那么,什么是菩提道呢?菩提道要求人们像佛陀一样帮助他人,修菩提道的人最终目标不是解脱轮回,而是立地成佛。

到这时,人们会发现,对于“佛”的概念,大小乘佛教也有了区别。小乘佛教认为佛陀只是一个导师,来指引人们脱离轮回之苦,而大乘佛教则把佛陀神化成了一个无所不能的神,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小乘佛教基本上还是按照佛陀去世前的教导来修行,没有脱离原始佛教这个框架。而大乘佛教已经超越了佛陀生前的教导,变得天马行空,甚至又创造了无数意义上的佛陀。

因此其修行的法门也不能满足于小乘佛教所坚持的方法。

所以,除了“戒定慧”和“八正道”之外,又增加了许多修菩萨道的方法,比如六度和四摄。所谓六度,是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个要素;而四摄,是指日常生活中要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只有六度、四摄还不行,大乘佛教又设立了52个等级,按照这些等级次第修行,才能达到菩提道。

这52个等级就是硬生生造出的52个意义难懂的名词,为了解释它们,就要消耗许多佛经的篇幅。而从这众多的概念、名词和意义中,自然会产生出无数的变化,让每个人究其一生,都不可能走出来。

所以,大乘佛教的理论是无穷无尽的,在人们学会修行方法之前,就在这种概念组成的迷宫中消耗了一生。也正由于概念众多,大乘佛教又分成了无数的支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他们凑在一起吵来吵去,辩论充满了思辨性,使得佛教骤然间复杂化,成了世界上最难懂的宗教。当大乘佛教进人中国后,立刻让玄学的思辨成了小儿科,相形见细,被淘汰了。从此以后,思辨哲学的代表被佛教取得。

任何宗教总是一方面是戒律,另一方面是理论化的教义。

我们可以把佛教的教义理解为对世界的解读。世界到底是怎么构成的?

只有理解了世界的构成,才能找到通往菩提的道路。

最初,小乘佛教认为人类修行是为了脱离轮回(解脱道),而大乘佛教认为人要修菩提道,但并没有否定解脱道。到了“真常”一支,则认为没有所谓解脱道,世界上只有一种道,就是修成佛性。

所谓众生皆能成佛,没有其他的道。这样,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就彻底决裂了。另外,不管是大乘佛教还是小乘佛教,都认为世界上存在一种不具备佛性的人,称之为“一阐提",这种人不论怎样修行,都无法修成正果。

但是“真常”一支却认为,所有的人都有佛性,即便是“阐提"也可以修佛法。由于人人具有佛性,那么,人类的目的就是发掘出自己的佛性,找到真我,而这个真我就不能是“空”的,必须是“有”,这就是“真常”。

人人有佛性的说法很符合中国人的口味,所以,虽然最初中国人大都采用中观论,但到了唐代,最著名的几家都是从真常论出发,来发展自己的哲学的。至于唯识论,由于它理论过于复杂,不符合中国人的胃口,虽然经过玄奘的大力弘扬,却仍然免不了落寞的命运。

本文标签 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