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  中国文化

二十四节气的起源

编辑:天下发布时间:2022-02-04

尽管提起二十四节气来,中国人无人不知,但是要问起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和历史来,大概就没有几个人能说出个所以然来了。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古代汉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完全确立。

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从黄经零度起,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二十四节气源于物候历,即根据自然现象的季节变化划分时间,确定农时,现行的二十四节气名称大都与物候和气象有关。

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

“节气”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至今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源于物候历,根据自然现象的季节变化划分时间,确定农时,现行的二十四节气名称大都与物候和气象有关,《诗经·七月》、《夏小正》、《月令》等文献关于物候和农时的记载保存了节气制度的原始形态,直到汉代,才演变为统一的太阳历。

节气制度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中国人尊重自然秩序、追求天人和谐的古老智慧,这为它在现代化条件下的继续传承和文化创造提供了契机。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简单易及、朗朗上口的《二十四节气歌》妇孺皆知。乡下人家司空见惯的农历历书上依然清楚地标明着每一个节气到来的日子,节气制度作为中国人标识时间和岁月的独有标识,早已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和民俗活动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世界上只有中国形成了如此广为流传的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节气制度,唯有中国文化在农事之外还保留了节气制度丰富的文化象征意味(如养生、占岁、游戏、祭祀、诗歌等等),这除了中国农耕文化源远流长之外,还与阴阳五行哲学的影响密不可分。

但是,不管二十四节气被赋予多少文化象征意味和所谓的“诗意”,它归根结底是一种农耕时间制度安排,它的这一本质涵义是不容抹杀和淡化的。

二十四节气与农业生产密不可分,也与农业活动相始终。只要农民还在耕地,他们就离不开节气,那些世代相传的农时谚语就会一直在乡村流传,农家墙壁上的月份牌上就一直会标注着节气。只要农村还在,节气就不会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