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事件  探索发现

岁币是什么东西

编辑:天下发布时间:2022-02-04

岁币,旧指朝廷每年向外族输纳的钱物,也指地方每年向国家缴纳的钱物。关于岁币数量问题,据《续资治通鉴长编》、《宋会要辑稿》等资料,宋给辽、金的岁币,给西夏的岁赐,都应该可以计算出。

其中交战、谈判期间是否缴纳,也可据史料考订出。只不过宋史资料繁多,比较麻烦罢了。以辽为例,就大势而言,澶渊之盟后岁币给绢银合计三十万匹两,仁宗时增加到五十万匹两,每年定期缴纳,到徽宗时宋辽开战,就不再给辽岁币了。与金的情形也可据《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等资料计算,只是宋金和战多次,计算更麻烦而已。

用途

至于岁币的用途,估计主要用于皇室的用度吧。值得注意的是,宋辽和议之后,一方面宋给辽送岁币,而在双方边境榷场的贸易状况来看,宋方所获利润要高于岁币的支出。

背景

很早以来,金银就作为货币存在了。岁币要的是银和绢,也正可表示银的价值。为什么宋代限制铜钱外流而不限制银外流,这可以用良币、劣币理论解释:社会上流通的一般等价物有多种的话,一般人都会倾向于将良币(价值相对较高且稳定)储存,而先使用劣币,长此以往劣币反而成为社会上最为通行的货币。因此在宋代铜钱就比较流行了,而铜钱外流现象严重,政府为保证国内贸易的正常运行,就会尽量限制铜钱外流了。而银根本就不存在这个问题。

历史

公元1004年(宋历44年)

宋真宗一心要和,不顾寇准的反对,派使者曹利用到辽营谈判议和条件。曹利用临走的时候,宋真宗叮嘱他说:“如果他们要赔款,迫不得已,就是每年一百万也答应算了。”

寇准在旁边听了很痛心,只是当着真宗面不便再争。曹利用离开行营,寇准紧紧跟在后面,一出门,一把抓住曹利用的手说:“赔款数目不能超过三十万,否则回来的时候,我要你的脑袋!”

曹利用知道寇准的厉害。到了辽营,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后商定由宋朝每年给辽朝银绢三十万。接着宋辽双方正式达成和议,宋朝每年给辽朝绢二十万匹,银十万两。不用说,这笔巨额赔款,长期成为北宋人民额外的沉重负担。历史上把这次和议叫做“澶渊之盟”。此后宋辽两国未有大规模的战事发生。

公元1045年

辽国要求宋朝增加岁币,宋辽两国重新商定了岁币,宋国每年要给辽国绢三十万匹,银二十万两。

公元1034年,党项人在首领李元昊的带领下叛乱,宣布正式建立西夏国,宋朝派大军和西夏作战却连连失利,最后是范仲淹和狄青领军挽救了颓势。公元1044年,李元昊见势不妙重新归顺宋朝,宋朝与西夏商定由宋朝每年给西夏银绢25万5千,并同意西夏占领已占领的宋国领土。

公元1120年

辽国已渐渐衰弱。有人向宋徽宗提议,辽朝快要灭亡,收复北方燕云失地,这可是个好机会。宋徽宗派人从山东渡海,前往金朝会见金太祖,表示愿意夹攻辽朝。双方约定灭掉辽朝之后,北宋收回后晋时期割让给辽朝的燕云十六州失地,北宋把每年送给辽朝的银、绢,如数转送给金朝,历史上把这件事称作“海上之盟”。

后来金国按计划打下了辽的的几座都城,童贯指挥的宋军却在攻打计划中由宋朝占领的燕京吃了败仗,童贯为了逃避失败的责任,暗地派人请金军攻燕京。金军一举拿下了燕京,不肯还给北宋。童贯只好答应把燕京的租税每年一百万贯钱献给金朝,才把燕京赎了回来。

这样宋朝不仅每年要给金国三十万匹布,二十万两银,还要多给一百万贯钱。

公元1139年

金朝由于人口太少,无力占据更大地盘,遂与南宋重新议和,两国东面以淮河,西面以大散关为界,宋国向金国称臣,宋国每年给金国的岁币为银25万两,绢25万匹。

公元1165年后

两国商定,南宋每年给金国的岁币减为银20万两,绢20万匹。

公元1206年

宰相韩侂胄发动了南宋历史上最后一次北伐,由于准备不足失败。

公元1208年

南宋杀掉韩侂胄向金国求和,此后南宋每年给金国的岁币增加到银30万两,绢30万匹。两年后,蒙古人崛起入侵金国,将金国打的一败涂地。

蒙古强大后,南宋依然想向蒙古称臣,忽必烈没有多加理会,先是答应下来,等他回到草原夺到汗位之后,一回身就把南宋朝廷扫进历史的烟尘中。

本文标签 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