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事件  探索发现

揭秘最早的窃听器

编辑:天下发布时间:2022-02-04

世界上最早的窃听器是中国在2000年前发明的。窃听器是早就有的,不过它们太古老,太原始。那么古代的窃听器主要有几种呢?它们效果如何?

第一种:听瓮

听瓮产生于战国时期,距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它是我们的老祖先发明的第一种窃听器,专门用来“地听”。

那么什么又叫做地听呢?

地听是专门用来防备敌人挖地道的,它的具体使用方法,就是在城内或者营寨挖几处深井,把这种用于听音的瓮或罐子放下去,派专人下去听动静。

他们有时候在上面蒙一层薄薄的皮革,把耳朵贴上去就行,有时候也会让人坐在听瓮里。后面这一种听声方式,有一个专业术语,叫“罂听”,罂是古代用来盛水储粮的器具,跟瓮意思差不多。

历史上有无数场地道攻城战,听瓮起到了非常的作用,这里需要特别说一下的是,负责地听的一定是那种耳力特别好的人,古人为了能取得更好的效果,甚至会专门培养一些盲人来做这项工作。因为盲人的听力往往异于常人。

这种听瓮据说可以听到五百步之外的动静,战国《墨子·备穴》、唐代李筌《神机制敌太白阴经》、唐代杜佑《通典》、宋代陈规《守城录》等,对它都有记载。

第二种:胡鹿

胡鹿其实是一种类似于葫芦的空心枕头,据说用野猪皮制作效果最好。它产生于唐代,却是一种便携式、效果更好的窃听器。

胡鹿也用于地听,不过其对象不同。我们只要看看古人是怎么说的知道其作用和效果了。

李筌在《神机制敌太白阴经》中说,选少壮者枕胡鹿地听,马行三十里外,东西南北都有响声应于其中,可用于防奸。

所以选少壮者,是因为他们精力好,听力好。

《李靖兵法》里说,到了晚上,营阵前百步外,应该安排两个“听子”,互相更替,枕胡鹿以听不虞,加以防备。

明代何良臣在《阵纪·技用》里说,令少壮者,枕大孔葫芦,躺在幽静处,则东西南北有人行二十里外,都可以知道。

很显然,胡鹿是专门窃听人马走动的声音,用来防止刺探和偷袭的。

第三种:箭囊听枕

这种窃听器是用箭囊吹气制成,更加方便。如果战士们都用这种特制的箭囊,每到一地休息,就抽出箭矢,当做枕头,那敌人根本不能靠近。宋代沈括曾在《梦溪笔谈》里提到过它,说数里之外有声,都能听到,这是“虚能纳声”的缘故。

那么它就是一个利用声学原理的共鸣箱了。

第四种:听管

这种听管多出现在江南一带,因为它是用一根根内节凿穿的毛竹连接制成。可以设在水下、地下,或者隐蔽在地上、房内,进行近距离窃听。

这也就是说,它基本可以用来窃听人的谈话,这就大大接近于现在意义上的窃听器了。

历史从来不简单,成败从来不简单,历史往往只讲大谋略、大事件、大情节,其实这些东西也往往起到关键的作用,决定战争的成败。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