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事件  探索发现

古代人们如何防蝗虫

编辑:天下发布时间:2022-02-04

中国古代以农业为主,蝗虫是农业的天敌,在我国古代的农业文明中,我们不只想到了“吃掉”蝗虫的方法,还有很多科学的方法,如用矿物材料,用植物等等。

除了人力捕蝗这种最原始的除蝗办法,当时人们已经注意到蝗灾好发季节─多发于夏、秋两季,所以此外,成书北魏末年的《齐民要术》更记载了如何改良土质,以防蝗虫生长的方法。

中唐时期,人们想出“吃蝗虫”的点子,像是《唐会要》、《旧唐书》、《新唐书》有载:“百姓捕之,蒸、暴,扬去足翅而食之”、“关中饥民蒸蝗虫而食之”。

汉隐帝乾祐年间,鉴于鹆鸟能吞食蝗虫,曾敕令禁捕,以加强或创造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不利于虫害繁殖的环境条件。

古代用于防治害虫的药物种类范围颇广:植物性的有嘉草、莽草、牡蘜等;动物性的有蜃灰、蚕矢、鱼腥水等;矿物性的有食盐、硫黄、石灰、砒霜等。

施用方法也多种多样,用饵诱方法除虫的记载,包括混入种子收藏,拌同种子种植,浸水或煮汁洒喷,点燃熏烟,直接塞入或涂抹虫蛀孔等。

此外,古代还有许多通过收获物处理等方法以防虫害,如汉代王充《论衡》提到麦种,必须烈日晒干然后收藏;《农政全书》提到棉子用腊月雪水浸可以防蛀;《豳风广义》和《农圃便览》等提到用沸水和雪水冷热交替浸种可以防病防虫;晋太兴元年(318)发生蝗灾时,东晋元帝司马睿下诏:“徐、扬二州土宜三麦,可督令熯地,投秋下种,至夏而熟,继新故之交,于以周济,所益甚大。

昔汉遣轻车使者泛胜之督三辅种麦,而关中遂穰。勿令后晚。”这种作法也就是秋季播种、来年夏季收获,避开蝗虫容易生长的季节,以减少农作损失;利用蝗虫的趋光性,先设火召集,然后焚烧掩埋(焚瘗灭蝗。瘗,音亦,掩埋)。终使原本态度游移不定的唐玄宗下定决心,下达《捕蝗诏》,才使蝗灾受到控制。。

总之,我国古代人民对蝗害有一定的认识,历代政府不仅在防治技术上采取了多种措施,说明已知根据害虫的发生规律和生活习性进行防治,而且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形成了治蝗的法规,如选择抗虫品种、精耕细作、清除杂草、轮种间作到药物防除等。

先秦古籍多称蝗虫为“螽”(蝗类的统称)或“蝝”(读音元,蝗的幼虫),到了战国时期才多称为“蝗”。《春秋左传》记载:“(鲁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初税亩,冬,蝝生。”《吕氏春秋•孟夏纪•四月纪》:“行春令,则虫蝗为败”,指的是若在孟夏时节行春季政令,将使虫螟成灾。

除了现有的文献记载,从出土的商代甲骨文中,也可以一窥商人对蝗虫的记录。甲骨文的“秋”字本义与蝗虫密切相关,可能因为商代对秋季的蝗灾印象深刻。根据贞卜文字,商代蝗灾发生时间多集中在殷历的二月与六月,相当于夏历六月(公历的7月)与十月(公历的11月)。

商人认为万物有灵,蝗虫自然不例外,便卜问殷历二月时,商邑是否会发生蝗灾,并于蝗灾发生时行燎祭,以十头牛为祭品,祈祷蝗虫勿食庄稼、才能使农作丰收。明代徐光启亦曾对春秋时期至元代记有月份的111次蝗灾做了统计,显示蝗灾发生较多的月份多集中在夏历六月。

据统计中国历朝历代均发生过蝗灾,秦汉时期平均8.8年发生一次,两宋时期为3.5年,元代1.6年,明、清两代均为2.8年,以受灾范围与受灾程度来说,均为世界之冠。昆虫学者陈家祥于1935年做的统计称,自公元前707至公元后1935年的2642年岁月里,中国有确实记录的蝗灾共计796次,平均3.3年就发生一次。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