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事件  世界历史事件

1952年12月04日:卡伦·霍妮逝世

编辑:天下发布时间:2022-01-28

1952年12月4日,霍妮逝世。卡伦·霍妮(Karen Danielsen Horney,1885-1952),医学博士,德裔美国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精神分析学说中新弗洛伊德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

生平简介

凯伦·霍妮1885年9月16日生于德国布兰肯内兹(Blankenese)。父亲是挪威人,远洋轮船长,是一个笃信宗教、独裁而沉默寡言的人;母亲是具有荷兰和德国血统的荷兰人,泼辣而随和,是父亲的第二任妻子。父亲比母亲大19岁,和前妻生有四个孩子,均已成人;除此之外,她还有一个哥哥。

在霍妮的回忆中,父亲是一个可怕的人物,他看不起她,认为她外貌丑陋,天资愚笨。同样,她感到母亲偏爱哥哥,对她十分冷落,因而其童年生活颇不快乐。

9岁时,她改变了生活态度,她说:“如果我不能漂亮,我将使我聪明”。霍妮12岁时,因为治病而对医生产生了深刻的印象,从那时起她就萌发了当一名医生的决心。1901年,在母亲的支持下她进入高中,父亲对她想当医生的想法极力反对。在1904年霍妮的父母离婚。

1906年,她进入弗赖堡大学学习医学,1908年转至哥廷根大学。大学期间,她遇到了已婚的奥斯卡·霍尼(Oskar Horney),他们在1909年结婚并生了3个女儿,但婚后夫妻感情不睦。1909年,由于抑郁症和性问题的困扰,开始接受弗洛伊德的嫡传弟子卡尔·亚伯拉罕的精神分析。

1910年,她的父亲去世;1911年,她的母亲去世。

1913年,她获得柏林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14-1918年在柏林精神分析研究所接受精神分析训练,1919年作为一名精神分析医生私人开业。1923年,奥斯卡得了脑膜炎,生意也跌入低谷。霍妮的弟弟因肺炎去世。一连串的不顺使霍妮的情绪低落,抑郁症再度发作,甚至萌生过过自杀的想法。1926年,她和奥斯卡离婚。

1920-1932年间,她在柏林精神分析研究所任教,此外还创办了一家私人诊所。在这段时间里,她由于对弗洛伊德关于女性性欲的看法表示不满而离开弗洛伊德的正统学说,并在杂志上发表了大量的论文,多为关于女性问题和不同意弗洛伊德观点的文章。

1932年,霍妮接受弗朗兹·亚历山大(Franz Alexander)邀请,担任芝加哥精神分析研究所副所长,任期两年。

1934年,霍妮与心理学家弗罗姆相恋。两人迁居纽约。霍妮在纽约精神分析研究所任课。数年后两人分手。经过深刻的自我分析,霍妮于1942年著成《自我分析》。

随着她与弗洛伊德理论分歧的增大,霍妮与纽约精神分析研究所其他成员的关系紧张。1941年,纽约精神分析研究所剥夺了她的讲师资格。随后,霍妮创建了美国精神分析研究所并亲任所长。

1952年12月4日,霍妮逝世。

人物评价

霍妮所创造的一个最基本的概念是“基本的焦虑”。她同意弗洛伊德关于无意识冲动决定人的行为的论点,但坚决反对把人的无意识冲动理解成性本能的冲动。她认为人不是受所谓快乐原则统治的,而是受安全的需要所支配的。

她在进一步论述如何满足寻求安全、解除焦虑的冲动的过程中,提出了关于人格形成的理论。霍妮认为儿童寻求安全、解除焦虑主要是在家庭这一天地中进行的,儿童能否满足这方面的冲动取决于家庭、双亲对儿童的具体态度。

假如儿童从家庭、父母中得不到温暖和情爱,就可能产生各种不现实的顾虑,这种顾虑得不到及时清除就可能发展成为神经性焦虑;相反,假如儿童从家庭中的父母那里得到了温暖和情爱,就会感到安全和满足,就不会产生焦虑并导致精神病。与此间时,儿童也必定要对来自家庭的影响作出自己的反应。儿童正是在对家庭的影响作出的反复的反应中形成了人格。由于出身于不同家庭,儿童也就形成了不同的人格。

霍妮比阿德勒、荣格更尖锐地批评了弗洛伊德学说的局限,她更强调了文化和社会因素在人格形成中的作用,并且更明确地把治疗精神病的关键归之于改变社会环境,这说明她的理论比阿德勒、荣格的理论又有了新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