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人物  中国历史人物

王羲之的家世背景

编辑:天下发布时间:2022-02-04

家世背景:

有一句诗叫做“旧时王谢堂前燕”,这个“王谢”是显赫世家大族的代名词,它指的是东晋时期琅琊的王氏与陈郡的谢氏,中国历史上的书圣王羲之便是出身于这个琅琊王氏。王羲之的祖父王正当过尚书令,父亲王旷当过淮南太守,然而他家族里最有名、最具权势的,还是他伯父王导。有个成语叫做“东床快婿”,讲的就是王羲之被太尉郗鉴选为女婿的故事。而郗鉴之所以选择王羲之,目的还是为了能和这个只手遮天的王导攀上关系。

西晋建立没多久,就发生了“八王之乱”,而后引发“五胡乱华”,中原大地陷入了一片混乱。司马氏不得不偏安一隅,又在南方建立了东晋政权,而这个东晋政权的奠基人就是王导。王导以前一直与琅琊王司马睿关系要好,他极具前瞻性的洞察到了西晋政权危于累卵,中原大地将永无宁日,所以便建议司马睿谋得安东将军之职,出镇建邺。司马睿听从王导建议,二人来到建邺。果真九年以后,西晋灭亡。

西晋灭亡以后,十之八九的北方士族纷纷南下逃亡来到建邺,史称“衣冠南渡”。人民需要一个政府,因此司马睿称帝似乎顺理成章了。然而现实却困难重重,一方面北方来的士族对他没有什么信心,就连司马睿自己也觉得寄人篱下,所以王导出面做思想工作。中原沦陷已很难收复,唯一的出路就是偏安江左、划江而治,只有这样,这些士族们的既得利益才能保住。

现在需要一个司马家族的人出来当皇帝,维系正统的名分。通过王导的努力,北方士族这才支持司马睿的;而另一方面,南方士族仇视北方士族,他们将北方士族当作入侵者。为了调和矛盾,安抚南方士族,王导可谓是殚精竭虑,他甚至还学会了用吴语同南方士族交流。在王导的努力之下,终于获得了南方士族领袖的支持,比如吴郡四大家族之一的顾氏。

王羲之的伯父王导、父亲王旷与司马睿通过王导的不懈努力,终于为司马睿称帝扫清了障碍。司马睿心知肚明,没有王导,就没有东晋。因此在登基之日,司马睿再三邀请王导和他一起同坐御床,接受朝拜。

《晋书·卷六十五·列传第三十五》:及帝登尊号,百官陪列,命导升御床共坐。

当时司马睿根本无法与王家争权,国家的行政权握在王导的手里,军事权握在王羲之另一个伯父王敦手里,因此司马睿才想出了与王导并尊的办法,所谓“王与马、共天下”就是出自这里。

有如此雄厚的家庭背景作支撑,王羲之自然可以为所欲为,他本人也历任多个重要职位,但显然王羲之对于政治没有什么兴趣,也没有作出什么建树来,所以后来他坚持弃官回家,一心扑在艺术上,中国因此得了一个书法家,也算是一大幸事。

本文标签 王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