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人物  世界历史人物

希特勒入侵苏联失败的原因

编辑:天下发布时间:2022-02-04

在刚刚签署过《苏德互不侵犯协定》后不久,希特勒就如何开始着手制定入侵苏联的作战计划。根据最初的作战方案,希特勒计划在5月份就发起“巴巴罗萨行动”,幻想着能像对付波兰一样用“闪电战”在5个月内快速击败苏联,赶在冬天来临之前结束战争。为此,他将投入120个师的兵力全力出击。当时,确信德国必将迅速获胜的并非希特勒一人。美军总参谋部在向美国新闻界披露的一份秘密备记中也认为,遭到纳粹德国疯狂攻击的苏联将在几周内崩溃。

但是,以俄罗斯为首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她不但拥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庞大的人力、物力储备,她的人民更有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决不会像希特勒所预言的那样迅速灭亡。在战争初期,尽管对德国的突然袭击缺乏充分的准备,但苏联红军并非纳粹宣传机器所诋毁的那样弱小不堪、装备落后和战斗意志薄弱。1941年8月11日,就在苏德战争爆发一个半月之后,哈尔德将军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事态的发展越发清楚,我们不但低估了苏联这个巨人的经济和运输能力,更为严重的是低估了他们的军事实力。我们最初推测敌人大约有200个师,现在仅查明番号的就有360个师,在数量上明显处于优势。我们在战斗打响后发现,每当干掉苏联人十多个师,他们又投入了十多个师的兵力,源源不断地同我们继续作战。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我军战线由于分布太广,显得过于薄弱,几乎没有任何纵深。这样一来,敌人持续不断的攻击总能够取得一些成功。

事实上,德国人不但低估了可以投入战斗的苏军兵员的数量和规模,还严重低估了对手的武器装备水平。譬如,由于德国情报部门的工作疏漏,对于在战争期间大量出现的苏制T-34型坦克事先竟然毫无察觉,致使一些没有心理准备的德军高级将领,譬如古德里安、勃鲁门特里特和塞普·狄特里希,在首次遭遇T-34时极度震惊。

T-34坦克的防护装甲极其坚固,德军的反坦克炮弹打上去又被反弹回来,坦克本身却毫发未损,德军士兵在这种可怕的武器面前胆战心惊。T-34坦克的出现有力地打破了苏德战场上的攻守平衡。勃鲁门特里特将军后来心有余悸地评价道,T-34的问世标志着“坦克恐怖”的开始。可以说,直到战争结束,诸如此类的情报失误始终困扰着战场上的德军。

然而,德国人最大的失算远非于此,而在于他们一厢情愿地认为,斯拉夫人在战场上绝非雅利安人的对手;由多个加盟共和国组成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一旦遭遇攻击便会陷入混乱,并且发生革命。希特勒对此信心十足,他曾经这样为他的将军们壮胆打气:“我们只需在门上踢上一脚,苏联这座破房子就会坍塌下来。”

但随后发生的事实与希特勒的预见恰恰相反。面对纳粹德国的大规模入侵和随之而来的残酷奴役,俄罗斯、乌克兰、格鲁吉亚等苏联各加盟共和国人民迅速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自卫战争。在这场直到今天俄罗斯人仍然自豪地称为“伟大卫国战争”的斗争中,苏联各民族的爱国主义情感和自我牺牲的精神空前迸发出来,他们一个个视死如归、奔赴前线,义无反顾地投入到反法西斯主义的战争中。

事实上,在距离“十月革命”四分之一个世纪之后,尤其在刚刚经历了1934年和1940年的“大清洗”之后,苏联民众对于以斯大林为首的共产主义领袖的怨恨和反感情绪与日俱增,但在面临纳粹德国疯狂入侵的重大历史关头,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却能够自发地、勇敢地站出来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与敌人展开不屈不挠的斗争。

对于这一颇为“反常”的历史现象,直到今天仍有许多西方人士大为不解。而在当时,自以为是的德国人注定要为自己的错误判断付出沉重的代价。

本文标签 希特勒苏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