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人物  世界历史人物

希尼简介

编辑:天下发布时间:2022-02-04

谢默斯·希尼,爱尔兰诗人。生于爱尔兰北部德里郡毛斯邦县一个虔信天主教、世代务农的家庭。希尼不仅是诗人,还是一位诗学专家。199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诺贝尔奖演讲《归功于诗》也是一篇重要诗论。他还写过一个剧本。希尼把古英语史诗《贝奥武夫》译成现代英语,轰动一时。是公认的当今世界最好的英语诗人和天才的文学批评家。

希尼自小接受正规的英国教育,1961年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毕业于英国女王大学英文系。毕业后当过一年中学教师,同时大量阅读爱尔兰和英国的现代诗歌,从中寻找将英国文学传统和德里郡乡间生活经历结合起来的途径。1966年,以诗集《一位自然主义者之死》一举成名。

1966年到1972年,希尼在母校任现代文学讲师,亲历了北爱尔兰天主教徒为争取公民权举行示威而引起的暴乱。

2013年8月30日,爱尔兰诗人谢默斯·希尼逝世,终年74岁。

作品成就

在他早年的代表作、诗集《一位自然主义者之死》中,谢默斯回忆了逝去的童年,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在诗歌《挖掘》中,他希望自己能够以父辈们挖掘土地的坚毅和技巧去写诗:“在我的手指和大拇指间,一支粗壮的笔躺着,舒适自在像一支枪。”

1995年,谢默斯摘得诺贝尔文学奖,组委会的评价是:“他的诗歌具有抒情之美和伦理之深,使日常生活中的奇迹和活生生的往事得以升华。”据统计,2007年谢默斯的诗集在英国书市的销量,占到了当时所有在世英国诗人总销量的1/3。

学术成就

爱尔兰诗歌又一次得到了殊荣。诗歌界最重量级的艾略特奖公布结果,谢默斯·希尼凭着2005年的诗集《故地轮回 》获得了2006年度的艾略特奖。希尼的获奖并非一路畅通。另外一个强劲的对手同样是爱尔兰诗人,牛津大学的诗歌教授保罗·马尔登,不过最终,希尼还是获得了这份1万英镑的奖项,T·S·艾略特的妻子瓦勒里·艾略特亲自前来颁奖。

评论界普遍认为,新出版的《故地轮回 》尽管围绕着伦敦地铁线里的日常生活,但却充满了黑暗、预言和危险,他的诗歌里,描绘了一个冲突不可避免,战争无处不在的世界。艾略特奖的评审主席西恩·欧布莱恩高度评价了希尼的作品,称之为“令人欣喜的作品”。

希尼本人并没有参加颁奖,但他在得到获奖消息后表示自己感到十分荣幸,不仅因为T·S·艾略特的名字,也因为对前几届获奖得主和当年其他候选人的尊敬。

自1993年设立以来,艾略特奖成为了文学尤其是诗歌界重要的议程。此前的获奖者包括艾丽思·奥斯瓦德、特德·休斯,莱斯·穆瑞等。

希尼的获奖在国内并未出乎诗界的意外。诗人王家新说当年希尼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他就借希尼的诗歌表示“像土豆熟了从地里挖出来一样”水到渠成。他表示,希尼不仅是国际上公认的大诗人,也是国内诗坛普遍认可、尊重和关注的诗人。据他介绍,希尼就出生在叶芝去世的同一天,也被公认是继叶芝后爱尔兰最重要的诗人。他是农家子弟,作品一直关注对生活经历的挖掘。

写作特点

希尼的诗作纯朴自然,奔流着祖辈们的血液,散发着土地的芳香,继承了爱尔兰文学的优秀传统,以极富感情色彩的田园抒情诗见长。

比方《采梅子》 开篇,诗人交代采莓子的时令和环境:“八月底”,“滂沱大雨”“烈日炎炎”。这正是黑莓子成熟,鲜美的时节。然后诗人铺陈渲染,从形、色、味、态等方面,在一个点上生动地描绘黑莓子成熟、鲜美的情景。

黑莓子“起初,只是小小的一枚,闪着晶莹剔透的紫色”“夹杂在,红花绿叶之间”,是一个“硬硬的小疙瘩”,毫不起眼。可那“品尝第一粒”的滋味却是那么的“鲜美”诱人。紧接着,作者用了一个别致的比喻——那漫山遍野成熟的黑莓子 “仿佛沉淀下来的美酒:把夏日的醇美尽收”,再进一步从面上来强化突出这种令人心旷神怡的美景和感受。

希尼的诗歌也具有浓郁的民族风味,蕴丰富的哲理于日常生活,而且他还对古希腊和英国的史诗做了深入的研究和介绍,从而拓宽了现代诗的表现领域。

他以一种带有现代文明的眼光,冷静地挖掘品味着爱尔兰民族精神。他虽有学院派的背景,却绝无学院派的那种孤芳自赏的情调。

他在12本诗集中,描摹爱尔兰的乡村生活,歌颂土地、自然、古老的道德,思考爱尔兰复杂的历史与政治冲突,并试图在作品中,唤醒人们对宽容与和解的认知。和他的前辈、爱尔兰诗人叶芝一样,希尼的名字是和他的祖国爱尔兰分不开的,而和叶芝一样,他朴实而深厚的诗歌,能够抵达不同国度、不同时代的广大人群。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