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中国  隋唐历史

历史上的盐商究竟有多富

编辑:天下发布时间:2022-02-04

在中国的历史上,盐商,是一个传奇的群体。自从隋唐时期逐步放开盐禁,引入商人参与盐业以来,历朝历代都流传着关于盐商巨富的传说。明清时期,盐商的财富规模到达顶峰,在这一时期,“盐商“两个字,绝对是一块不折不扣的金字招牌。

小小的一粒盐,究竟是如何给他们带来这些如山的财富呢?而这些豪富的盐商又曾经创造过那些传奇呢?

一、从官卖到官商

盐虽然不起眼,但如果要寻找它的历史,却是一段很长的历程。

中国目前可证实的天然盐场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0年前的山西一带。在远古时期,盐作为一种战略资源,各个氏族围绕它曾经展开过无数的争斗,据说,炎帝与黄帝展开的阪泉之战,其中一个因素就是为了争夺山西的池盐资源。

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提出盐业专营。从此,历朝历代虽然对盐业的管理力度不同,但总体上,盐业的经营权绝大多数时间还是掌握在政府手中,成为政府的重要财政来源之一。

从唐代时期开始,扬州盐铁使刘晏将原本由政府统一收购、运输、销售食盐的模式改为政府收购后转卖给商人,由他们进行运输和销售,自此,“盐商“这一群体正式在历史中出现了。

从明朝开始,为了改变北方边防军队粮饷运输的困难局面,从洪武三年起,明朝实行了“开中制度“:由商人向北方运输粮草,粮草运到后,政府按照一定比例给商人发放凭证,商人以这种凭证到各地盐场支取食盐。

到了明朝万历年间,为了解决盐引滥发、积压的问题,明朝政府又实施了“纲运制“,要求原先独立经营的商人结为“商纲“,登记在册,不在“商纲“登记范围内的商人不得从事盐业,若商人得到了“商纲“的资格,不仅可以垄断专卖,还能将这种资格代代相传。

从这时起,在食盐的销售环节,形成了由政府控制下的商人世袭专卖体制,一直延续到清朝道光年间,在数百年的传承中,盐商世家开始形成了。而随着明清时期人口的不断增多,这些盐商世家从这小小的盐粒中攫取到越来越大的利益,盐商的传奇也从此在坊间开始流传开来。

二、建在盐上的城市

在历史上的各大盐场中,扬州无疑是规模最大、也最为出名的一个。扬州不仅是淮盐的重要产地,而且临近长江、淮河,又有京杭大运河这条漕运通道,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让扬州自隋唐起就成为江南商业重镇,隋炀帝曾在此建立行宫、乐而忘返,唐朝时扬州更成为海外贸易重镇,大批阿拉伯等地的客商在此进行商业贸易,盛极一时。

到了明清时期,扬州更是成为了全国盐业的龙头城市,据相关史料记载,到明代时,仅扬州一处,盐产量就占到了全国总产量的三成以上,正因如此,各地盐商云集扬州,使扬州真正成为了一座“建在盐上的城市“。

虽然在明末清初时,扬州卷入战火,“扬州十日“的大屠杀,使得这座城市几乎成为一片废墟,但在盐商们的经营下,短短几十年间,扬州不仅重现繁华,甚至更胜一筹。

清朝时的扬州,究竟繁盛到什么程度呢?根据史料记载,仅乾隆年间,扬州从瘦西湖到平山堂一带,就新建园林三、四十所,其中大部分是盐商所建。

虽然现在说起园林,大都推崇苏州的“文人园林“,但在清朝乾隆、嘉庆年间,扬州园林才是更为当时人所喜爱的。直到现在,由盐商所建的个园、珍园、汪氏小苑等园林佳作仍在接待着四海宾朋,受到众多游客的啧啧称赞。

三、难以想象的奢华

乾隆末年,扬州市面上出现了一本奇书,名叫《扬州画舫录》,作者李斗虽然是一介布衣,但精通文史,擅长诗词、戏曲、音律,经常出入于各大盐商的私宅中。他所写的这本《扬州画舫录》,其中记载了许多盐商奢华生活的故事,称得上是一本八卦新闻总集。

所谓“画舫“,原本指装饰华丽,用来游山玩水的小船。但在扬州盐商的手中,这些画舫花样翻新:有的高达数层,有的以当时极为罕贵的玻璃进行装饰......这些盐商们平日里在画舫中由名妓美女作陪吟诗作对,品尝美酒佳肴,乐此不疲。

一时间,扬州城的河流中画舫争奇斗艳,营造出了“小秦淮“的盛景。

虽然盐商群体中经常出现这种充满浓浓“土豪“气的行为,但总体来说,正因为有盐商的雄厚经济实力为基础,各地文人墨客、绝代名伶齐聚扬州,使得扬州的文化大盛,成为一时翘楚。

在盐商的资助下,“扬州八怪“等书画大家名满全国;“徽班“成为了日后京剧的前身;考据学等“乾嘉学派“也在扬州地区大行其道,为今日古代文献的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

然而,扬州因盐而兴,也最终因盐而衰。道光年间,两江总督陶澍推行盐务改革,将以世袭为主体的“纲运制“改为“票盐法“,放开盐业垄断,加之其他盐场的兴起,使得成本高昂的扬州淮盐的竞争力不断下降,盐商的风光不再,繁华数百年的扬州城也逐渐衰落下来。

如今,靠着垄断经营而发家的盐商早已消失在历史的烟云里。今天,我们只能够在遗留至今的扬州园林中,寻找和体会那些传奇盐商的昔日风光了。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