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中国  清朝历史

玄武湖的历史沿革

编辑:天下发布时间:2022-02-04

玄武湖位于南京市玄武区,东枕紫金山、西靠明城墙、北邻南京站、南倚覆舟山,是江南地区最大的城内公园,也是中国最大的皇家园林湖泊、仅存的江南皇家园林,被誉为“金陵明珠”,又称后湖、北湖。

玄武湖的人文历史最早可追溯至先秦时期;六朝时,成为皇帝操阅水师的场所,并被辟为皇家园林,南岸建有华林园、乐游苑等皇家宫苑。

北宋时,江宁府尹王安石“废湖还田”,玄武湖因此消失二百多年;元朝时,经过两次疏浚,玄武湖重新出现;明朝时,设为后湖黄册库,系皇家禁地;清末举办南洋劝业会时,开辟丰润门(今玄武门),玄武湖成为游览区;民国十七年(1928年)8月,玄武湖作为公园正式对外开放。

玄武湖呈菱形,景区总面积5.13平方千米,湖面面积3.78平方千米,湖泊被五洲(环洲、樱洲、菱洲、梁洲、翠洲)分为三大块,北湖(东北湖、西北湖)、东南湖及西南湖,北湖水较浅、西南湖水最深、东南湖其次,湖内由湖堤、桥梁和道路连通。

玄武湖属于浅水湖泊,水源来自紫金山北麓,主要入湖沟渠有7条,并与护城河、金川河、珍珠河相通,担负着生态景观、市民休闲、观光旅游、城市防洪排涝、城区河道生态补水等综合功能。

2005年2月,玄武湖被列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08年9月,玄武湖公园被列为国家重点公园;2016年9月,玄武湖被列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2019年10月,玄武湖荣获“2019中国十大休闲湖泊”称号。

历史沿革

古代玄武湖的周边是南京最早适合人居的境地,早在大约6500~4000年前,玄武湖就与南京人的生活发生了联系。

公元前210年,传说秦始皇第五次出巡回归,至金陵时,几个陪同的望气术士见金陵四周山势峻秀,地形险要,就对秦始皇说:金陵有天子气。秦始皇一听大为不悦,命人开凿方山,使淮水流贯金陵,把王气泄散,并将金陵改为秣陵,此时的湖泊更名为秣陵湖。

东汉建安末年,诸葛亮出使江东路过南京,作出“钟山龙蟠,石头虎踞,此乃帝王之宅也”的风水评价,玄武湖在六朝时面积比如今大,而且直接与长江相通,湖中可以成为水军训练场所。

汉末时期,因秣陵都尉蒋子文葬于湖畔。

三国时期,吴大帝孙权为避祖父孙钟名讳,改名“蒋陵湖”,并引水入宫苑后湖,因为玄武湖位于燕雀湖和太初宫之北,故又名“后湖”、“北湖”。

东晋到南朝时期,玄武湖先后有过昆明湖、饮马塘、练湖、习武湖、练武湖等名称,玄武湖进入历史上的第一个鼎盛时期。

六朝时期,玄武湖是封建帝王的游乐之地。出于帝王都“四神布局”的需要,又由于刘宋元嘉二十五年(448年)湖中两次出现“黑龙”,因而又称玄武湖。

宋大明三年曾在湖上设立上林苑,南岸还设立乐游苑、华林园。齐大明年间,武帝常半夜出猎,或到钟山,或到幕府山,上万宫女严装陪同,天亮时回来刚刚听到鸡叫,“玄武湖中玉漏催,鸡鸣埭口绣襦回”之句源出于此,至今武庙闸附近还有鸡鸣埭的地名。

刘宋元嘉初年,宋文帝对玄武湖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疏浚,挖出来的湖泥堆积在一起,成了露出水面的小岛。其中最大的为“蓬莱”、“方丈”、“瀛洲”三岛,合称“三神山”,这就是今天玄武湖中梁洲、环洲和樱洲的前身。

隋唐时期,南京不再作为首都,玄武湖被冷落。大书法家颜真卿任升州刺史时,一度改玄武湖为“放生池”。不少著名诗人如李白、杜牧、韦庄、李商隐等,面对玄武湖地位的沧桑巨变大发感慨。

南唐时期,玄武湖一度复兴,以致南唐大臣冯谧贪恋湖中“名目胜境,掩映如画”,而向皇帝提出将湖赠给他为私园的请求,此事因遭到徐玄的阻止才作罢。

北宋熙宁八年(1075年),江宁府尹王安石提出了“废湖还田”的主张,奏准宋神宗泄湖得田,玄武湖因此而消失了二百多年,严重影响了南京城内的排水。

元朝大德五年(1301年)和元朝至正三年(1343年)的两次疏浚,玄武湖才重新出现。

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明太祖朱元璋定都南京后,扩张南京城的范围,玄武湖从此成为明南京城东北城墙外的护城河,把城墙建到了玄武湖南岸、西岸一侧,使玄武湖与主城区及覆舟山、鸡笼山之间多了一道无法逾越的屏障,彻底改变了六朝以来南京城市北部山水相连的视觉景观,同时也阻断了玄武湖此前与长江的连通,使玄武湖的水面进一步缩小,湖面仅及六朝时期的三分之一。

同时在紫金山和玄武湖接合部建太平门一座,又在太平门外建“太平堤”(现成为龙蟠路一段),并将玄武湖紧贴钟山西麓的一片湖面隔为“中湖”(现“中湖”遗迹还保存于白马公园内),从而彻底把原先连绵一片的钟山—玄武湖区域人为分成两地,改变了此前这一地区千万年以来的山水格局。

明朝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选中玄武湖作为明朝中央政府贮存全国户口赋役总册、田亩档案的黄册存放地,建后湖黄册库(相当于如今的中央档案馆),禁止民众入内。玄武湖从此作为一代禁地,与外界隔绝了二百六十多年。

清朝时期,因避康熙帝玄烨名讳,改玄武湖为元武湖。康熙、乾隆南巡时均曾来此游历并留下诗词。清同治以后,元武湖有了一些园林建筑,其两江总督曾国藩在梁洲重修湖神庙,并增建湖心亭、大仙楼、观音阁、赏荷厅。后清大臣左宗棠还修筑了连通孤凄埂与梁洲的长堤,解决了游元武湖“必自太平门出,令舟而行”的不方便状况。

清朝道光二十年(1840年)以后,随着西风东渐,面向市民开放的近代“公园”在中国出现,公益性的“园林”概念进入中国,促使过去封闭和独占式的皇家园林、私家园林等向公园形态转变。

清朝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时任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端方奉旨举办南洋劝业会,将湖泊辟为“五洲公园”对外开放,为方便中外来宾游览,决定在靠近劝业会会场的城墙上开辟城门。工程尚未完工,端方调走,次年继任总督张人骏负责,因张人骏籍贯河北丰润,故命名为“丰润门”。

丰润门(今玄武门)的开辟,是玄武湖的一大转折点,标志着玄武湖正式成为近代历史意义上的公园。后来陆陆续续筑翠虹堤以通湖上,玄武湖成为南京著名的游览区。

本文标签 明朝元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