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中国  近代史

辛亥革命后旗袍由无衩变为开衩

编辑:天下发布时间:2022-02-03

我们中国一个泱泱大国,所以代表性文化有很多,比如美食,比如瓷器,比如兵马俑,在再比如万里长城,这些都能体现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

说到这个文化,很容易想到中国的旗袍,它将东方女性的美体现的淋漓尽致,现在更成为中国女性服饰的象征!

一穿上旗袍,就是中国的代表性文化,它所带给女性的气质和风度也是任何国外服饰无法比拟的,所以旗袍也成为中国女性国服。

辛亥革命后旗袍由无衩变为开衩

虽然关于的旗袍的定义和产生的时间,现在也没有定下来,依旧是大众争论的热点,但它绝对是中国历史上精彩的形式之一,是让人无法抗拒的美。

国母宋美龄虽然接受是西方教育,但走到哪里都是穿着旗袍,秀出了中国服饰的风采,还有号称“毒舌”的脱口秀主持人金星,对旗袍也是非常喜欢,每期节目都是旗袍上妆。

旗袍发展至今,已经不单单是服饰,更是一种情怀,只属于中国人的怀旧情怀。普遍来说,中国旗袍形成于上世纪20年代,一些学者认为可以追溯到先秦两汉时期的深衣。

在民国时期,旗袍成为了民国女性的最普遍的服装,并被中华民国政府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从此旗袍代表中国走向国际,让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国东方美!

辛亥革命后旗袍由无衩变为开衩

但是到了50年代,旗袍被逐渐抛弃,有的人甚至觉得旗袍卖弄风姿的衣服。后来经过30年的沉淀,80年代,我们又对中国传统文化重视起来,到了1984年,旗袍更是被国务院指定为女性外交人员的正式礼服。

现代旗袍一般具有单片衣料、立领盘纽、摆侧开衩等特征。大家注意到,在众多的旗袍款式中,摆侧一般都是要开衩的。很多人大惑不解,旗袍为什么非要开衩呢?难道为了方便走路?

对于这个原因,《辞海》中有解释,大致意思就是讲旗袍,原为清朝满族妇女所穿用的一种服装,两边不开衩,袖长八寸至一尺,衣服的边缘绣有彩绿。

辛亥革命以后为汉族妇女所接受,并改良为:直领,右斜襟开口,紧腰身,衣长至膝下,两边开衩,袖口收小。

还有个原因就是革命之后,女权意识得到提高,社会地位也得到提高,所以不再束缚女性美,随之旗袍也开始向紧身、短摆、开衩等方向发展。

辛亥革命后旗袍由无衩变为开衩

由此可以认识到,旗袍本来是不开衩的,开衩是在辛亥革命之后才开衩的,并且在20世纪初一直改良,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旗袍简介

旗袍,中国和世界华人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的服饰文化中最绚烂的现象和形式之一。

旗袍形成于上个世纪20年代,有部分学者认为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先秦两汉时代的深衣,民国20年代之后成为最普遍的女子服装,由中华民国政府于1929年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

50年代后,旗袍在大陆渐渐被冷落,尤其文革中被视为“封建糟粕”、“资产阶级情调”遭受批判。

80年代之后随着传统文化在内地被重新重视,以及影视文化、时装表演、选美等带来的影响,旗袍不仅逐渐在大陆地区复兴,还遍及世界各个时尚之地。

1984年,旗袍被国务院指定为女性外交人员礼服。

从1990年北京亚运会起,历次大陆举行的奥运会、亚运会以及国际会议、博览会多选择旗袍作为礼仪服装。

2011年5月23日,旗袍手工制作工艺成为国务院批准公布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2014年11月,在北京举行的第22届APEC会议上,中国政府选择旗袍作为与会各国领导人夫人的服装。

本文标签 辛亥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