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世界  亚洲历史

古巴比伦的历史变迁

编辑:天下发布时间:2022-02-04

公元前2006年,阿摩利人入侵两河流域,摧毁了阿卡德人和苏美尔人建立的乌尔第三王朝。公元前1894年左右,阿摩利人建立起一个以幼发拉底河河畔的巴比伦城为首都的王朝。从那时起,美索不达米亚就被称为“巴比伦尼亚”,那里所有居民都被称为巴比伦人。

王朝更替

巴比伦国可称为巴比伦王国,分为古巴比伦王国和新巴比伦王国(也称迦勒底王国)。人类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大约在公元前3500年产生于世界的东方,巴比伦是人们已知的历史最悠久的古代东方国家之一。据历史学者推断,约在公元前四千年,居住在这一带的苏美尔人已有较为发达的文化,不仅发明了文字,而且发明了用于书写文字的“泥板书”。苏美尔衰落后,巴比伦城兴起。

巴比伦第一王朝约始于公元前1894年,到第六位国王汉谟拉比时(公元前1792~前1750),征服南北诸城并建立中央集权的专制制度,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完成两河流域的统一。以后历经第二王朝(公元前16世纪中叶~前1530)、第三王朝(前1530~前1157)、第四王朝(前1157~前729)于公元前729年为亚述所灭。公元前1000年初,闪米特人的另一支迦勒底人来到两河流域南部定居。

公元前630年,迦勒底人领袖那波帕拉萨趁当时统治两河流域的新亚述内乱之机,逐渐取得对巴比伦的控制。公元前626年自立为巴比伦王。后与米底结成联盟,在公元前612年攻陷尼尼微,灭亚述帝国。亚述帝国灭亡,遗产被新巴比伦王国及米底王国瓜分,其中新巴比伦王国分取了亚述帝国的西半壁河山,即两河流域南部、叙利亚、巴勒斯坦及腓[féi]尼基,重建新巴比伦王国(公元前626~前538年),也叫迦勒底王国。新巴比伦王国在尼布甲尼撒二世(605~前562)的统治下,达到鼎盛时期。公元前538年,存在88年的新巴比伦王国被并入波斯帝国的版图。

苏美尔早期

两河流域文明最早的创造者是前4000年左右来自东部山区的苏美尔人。苏美尔地区位于两河流域(伊拉克一带),处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冲击平原上。这里土地肥沃松软,气候炎热干燥,虽然降水少而且集中在冬季农闲时节,但两条大河的定律泛滥给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苏美尔是人类社会最早进入文明,世界上最早产生城市国家的地区之一。早在公元前5000年前,就不断有农业居民自两河流域北部的丘陵地区迁入当地谋生。他们具有长期农业传统,掌握了一定的水利灌溉技术的农民。他们最初在幼发拉底河及其支流的沿河地与沼泽地带建立了许多小型村社,利用定律泛滥的河水和沼泽地带丰盛的水草,芦苇及粘土,从事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

以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他们逐渐开发了整个南部地区,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城市,创造了灿烂的苏美尔文化。在氏族制度解体到国家形成的过程中,苏美尔历史上一度出现过军事民主制度,也就是所谓"原始民主制"。

王国兴盛

公元前十九世纪中,阿摩利人灭掉苏美尔人的乌尔第三王朝,建立了以巴比伦城为首都的巴比伦王国。流经伊拉克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两河流域,产生过饮誉世界的两河文明,孕育了璀璨夺目的巴比伦文化,曾与古代中华文明、古印度文明和古埃及文明比肩齐飞。创造了数个奇迹。

发达期

古巴比伦时代的科学以数学和天文最为发达,计数法采用十进位和六十进位法。六十进位法应用于计算周天的度数和计时,至今为全世界所沿袭。当时的历法为太阴历,将一年分为12个月,一昼夜分为12时,一年分为365日。为适应地球公转的差数,已经知道设置闰月。古巴比伦人在天象观测方面的长期积累,使后来的新巴比伦人能预测日月蚀和行星会冲现象,并进一步推算出一年是365天6时21分32秒,比近代的计算只多了23分33秒。在古巴比伦的泥版书上也有乘法口诀表。但汉字(包括数目字)单音节发声的特点,后来珠算口诀也承继了这一特点。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朝汉谟拉比统治时期(公元前1792年—前1750年)编纂了一部法典,史称《汉谟拉比法典》。还规定保护孤寡等。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成文法典。

公元前15世纪,这时是穆迪雅国王统治的时期,他研究出了一套新的位算法,在国内通用,它使古巴比伦王国对河两岸的自由度、经济迅速发展。

两河带来的泥沙在下游不断淤积,形成了辽阔的平原,把干旱贫瘠的地区变成了西亚唯一的沃土肥田。古希腊人称这里为“美索不达米亚”,我们习惯上称“两河流域”。也有西方地理学家称之为“巴比伦尼亚”。

存在时间

公元前1894年左右,来自叙利亚草原闪族阿摩利人建立了古巴比伦,最杰出的国王是第六位国王是汉谟拉比,他缔造了巴比伦国,并颁布了《汉谟拉比法典》。大约在公元前1595年被北方入侵的赫梯人所灭。

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2250年是两河文明的鼎盛时期,《旧约全书》称其为"希纳国"(Land of Shinar)。两河沿岸因河水泛滥而积淀成肥沃土壤,史称"肥沃的新月地带"(南美和"金三角"齐名的地区堪称"罪恶的新月地带")。由于两河不像尼罗河一样是定期泛滥的,所以确定时间就必须靠观测天象。

住在下游的苏美人发明了太阴历,以月亮的阴晴圆缺作为计时标准,把一年划分为12个月,共365天,并发明闰月,放置与太阳历相差的11天。把一小时分成60分,以7天为一星期。还会分数、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和解一元二次方程,发明了10进位法和16进位法。他们把圆分为360度,并知道π近似于3。甚至会计算不规则多边形的面积及一些锥体的体积。

公元前3500年以后,苏美尔人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起很多奴隶制小国。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王汉谟拉比统治时期,国力强盛,逐渐统一了两河流域。前16世纪初被赫梯王国所灭。

到了第六代王汉谟拉比统治时期,国力强盛,这个平原上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城市,颁布了第一部法典《汉谟拉比法典》,拥有流传最早的史诗、神话、药典、农人历书等,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公元前19世纪初,阿摩利人首领苏木阿布建立了古巴比伦王国。随后逐渐统一了两河流域。汉谟拉比死后,帝国就瓦解了。王国先后受到赫梯人、加喜特人的入侵。前16世纪初为赫梯王国所灭。

20世纪30年代,法国考古学家在两河流域上游的名城马里发掘出了一所房舍,被认为是世界上现今发掘最早的学校,建造时间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学校靠近王宫,附近还有泥版文书的储存地。

阿卡德

闪米特人的一支——阿卡德人,大概于公元前2500前后,进入两河流域。阿卡德人进入两河流域时,苏美尔城邦文明已经进入尾声,各城邦之间斗争异常激烈。阿卡德王萨尔贡统一了苏美尔地区,建立了君主制的集权国家,苏美尔城邦时代宣告结束。苏美尔-阿卡德(Sumer-Akkad)时代开始。约公元前2191年库提(Guti)人灭阿卡德,统治美索不达米亚南部,建立库提姆(Gutium)政权,美索不达米亚南部之苏美尔-阿卡德时代结束。

苏美尔

阿卡德王国后期,中央集权已经趋于崩溃,蛮族库提人入侵、摧毁了阿卡德王国,但库提人的统治并不稳固,使得各苏美尔城邦得以短暂复兴。其中乌鲁克城邦的国王乌图赫加尔(Utu-hengal)赶走了库提人。乌图赫加尔让乌尔纳姆镇守乌尔城。但是,乌尔纳姆(Ur-Nammu)在约前2113年在乌尔建都,统一了美索不达米亚,建立了乌尔第三王朝(公元前2111年~公元前2003年),在位期间称霸美索不达米亚南部诸城邦,乌尔纳姆开始自称“苏美尔和阿卡德之王”。约公元前2006年,古提(库提Kuti)人、阿摩利人和苏巴里(Subari)人联合击灭乌尔。

覆亡

古巴比伦王国在汉谟拉比统治时期达到极盛,但是汉谟拉比死后,帝国就瓦解了。王国先后受到赫梯人、加喜特人的入侵。拿波尼度(又译那波尼达)编年史,现今收藏于大英博物馆。巴比伦王拿波尼度曾与儿子伯沙撒共同摄政。但他比儿子活得更久,后者于公元前539年10月5日的晚上在居鲁士手下的军队攻陷巴比伦时被杀。拿波尼度编年史就巴比伦的陷落提供一项注明日期的记录,帮助确定事件发生的时间。

约5000年前,这里的人们就建立了国家,到公元前18世纪,这里出现了古巴比伦王国。外围有沙漠环绕,又因这两河之间的狭长地带酷似一弯新月,土地肥沃,又被称为“新月沃地”。

古巴比伦的覆亡,原因是多方面的:古巴比伦由于城市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导致对耕地和木材的需求增大,于是开荒伐林,改森林为农田;没有森林作固定水土作用,故以开始出现沙化、水土流失等,而农田也逐渐变为沙漠;农田不足自然造成粮食不足,粮食不足便又造成了国家的内乱,国家内乱自然使国力衰退,予周边蛮族以可乘之机。

古巴比伦文明古巴比伦王国和新巴比伦王国两个时期。史载,因为古巴比伦人兴建希望能通往天堂的高塔,上帝降下神罚,大洪水肆掠,人类靠诺亚方舟得于延续,古巴比伦王国就此灭亡。史载,汉穆拉比死后,帝国就瓦解了。王国先后受到赫梯人、加喜特人的入侵,直到公元前729年终于被亚述帝国吞并。20年后亚述为迦勒底人所灭,迦勒底人在巴比伦建立了短短的80多年的新巴比伦王国。新巴比伦王国为波斯人所灭。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