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世界  欧洲历史

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原因

编辑:天下发布时间:2022-02-04

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指在1928年至1932年,苏联共产党和政府为摆脱苏联落后的农业国面貌而实行的大规模有计划的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按照预先编制的详细计划建设的开端,同时也是人类大规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开端。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使苏联开始由农业国变成工业国,苏联初步建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物质基础。

由于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到1925年苏联的经济基本恢复到战前1913年的水平。但是苏联现代工业还比较落后,钢铁、电力生产远远不能满足国民经济需要。汽车、飞机制造、化学合成、大型机器设备制造(发电站成套设备、自动生产线设备)等等最新的大工业几乎一片空白。

到1928年,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美国的八分之一,全国只有不到三万辆拖拉机,99%的耕种要靠畜力和人力来完成。如果苏联在此时遇到帝国主义集团的侵略,苏联当时的工业水平和生产能力是不能保卫苏维埃政权的。

20世纪20年代中期,西方各国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恢复过来,各主要工业国家的工业生产总值都达到或超过一战前水平。尤其是美国经济空前繁荣,一些欧美经济学家称资本主义已消灭了贫困,空前的繁荣让他们充满信心,并继续封锁苏联经济

。苏联作为世界上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成为红色孤岛。更加严重的问题是:苏联缺乏工程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劳动者的素质也不高。到1927年,苏联还有50%的文盲。国防力量还较为薄弱。红军的武器装备现代化程度和军事指挥能力、各兵种协同能力不足以保卫社会主义苏联。

斯大林为首的共产党敏锐的意识到:不搞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苏联的国民经济就上不去,特别是如果重工业和国防工业落后的话,苏联就必然被帝国主义的侵略战争打败。

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于由1928年10月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宏伟蓝图,激励起苏联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巨大热情的劳动积极性,成为推动经济建设的强大动力。

1929年3月,列宁格勒“红色维堡工厂”的工人们在《真理报》上下战书,向全国工厂倡议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迅速得到全国各地广大工人的响应,掀起了工厂之间、车间之间声势浩大、持续深入的劳动竞赛热潮。

1929年4月在联共(布)中央号召下,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全面展开。1931年,斯大林提出了“技术决定一切”的口号,号召干部、群众努力学习,精通技术。经过苏联人民艰苦奋斗,1933年1月,苏联政府宣布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9个月完成。

但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时,最佳方案的许多重要产品的计划没有能够完成,许多新建成的大型企业,由于不懂得管理和技术工人和工程师严重缺乏,生产能力没有发挥出来,比如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1932年3月一期工程投产时每天才能生产3台拖拉机,1934年才达到一天生产68台,勉强达到设计水平。

在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开始之年,一场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经济大危机爆发了。从1929年10月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一场严重的经济大危机。它很快从美国蔓延到全球,袭击了几乎所有的资本主义国家。

大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带来巨大灾难,但是,它却给苏联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时机。苏联利用西方迫切需要向外国输出资本、技术和寻找摆脱危机出路的有利时机,大量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技术人员和资金,在各主要工业部门建立了一大批骨干企业,使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苏联在开展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同时,在农村发动组织了农业集体化运动。1929年上半年,斯大林视察农村,要求加快对个体小农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此后,中伏尔加边区的党政领导提出要迅速把全地区变成全盘集体化,并着手大规模组建集体农庄。只二个月时间,就组建起500个集体农庄,全地区62%的农户加入了集体农庄。在斯大林提议和主持下要求马上在全国范围开展全盘集体化运动。

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是一场自上而下的革命,虽然有偏误,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它却把几千年来汪洋大海般的小农经济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经济,奠定了社会主义制度在农村的经济基础;它基本上解决了多年来困扰苏维埃政权的商品粮供应问题,并为农业机械化创造了条件,为国家工业化的资金积累作出了贡献;它还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生产关系和阶级结构,为苏维埃政权在农村提供了基础。

但是,斯大林片面的认为农业集体化的公有制成份越高越接近社会主义,他按照计划经济和产品经济的思路去组织和管理体农庄,搞统一经营、统购统销,否定商品经济价值规律的作用,忽视劳动者的切身利益,打击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致使农业生产力遭受损害。

苏联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由于政府严厉的行政命令和采取半军事化手段,激化了与富农阶级的矛盾,苏联农村出现了剧烈地阶级斗争和社会对抗。无产阶级专政滥用,从斯大林到基层干部的思维都是将一切矛盾归为敌我矛盾,打击和惩治是严厉的刚性的,结果造成苏联农业生产遭到破坏,这样的教训值得汲取。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大工业的职工人数由1928年的310万,增长到1932年的650万,增加1倍多。超额完成计划57%。国民收入1932年增加到450亿卢布,比1928年增加85%。职工的全年平均工资比1928年增长68%,超额完成18%。职工的社保金额1932年为41.2亿卢布,是1928年的3倍,超额111%。但是农民的收入总体处于停滞水平,这是政策折腾造的结果。

据美国世界经济研究所经济史研究学会推算,1928年苏联的国民生产总值约为315亿美元,人均为190美元。(2005美元);1932年增长到578亿美元,人均341美元。苏联的教育迅速普及,1932年识字人口达到90%,在校小学生1910万,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6%。

苏联在西伯利亚、远东等偏远落后地区大力进行教育投资改造,普及七年义务教育。亚洲小学儿童入学率由1928年的54.7%提高到92.5%。欧洲地区儿童入学率达到了98%以上。中学生的人数1932年是580万。高等学校在校生人数由16.7万增长到52万。

五年计划为国家输送了18万名专家,广大工人农民享受免费的小学至大学教育。

苏联人民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和国民素质极大的提升。1927年之后,党中央加强了社会风气和各级党团员和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和作风建设,苏联几乎消灭了卖淫、赌博现象。黑帮绝迹,犯罪率由1919年的十万分之三百七十五,下降为十万分之三十九。

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崭新的社会呈现出巨大的优越性。

苏联农民的实际生活状况比1928年之前恶化了。农民的利益收到了损害。1928年之前,苏联欧洲部分农民的生活水平和优越程度,比许多工人好许多。但是1932年,工人的生活水平就好于农民了

。城乡差异大、工业与农业的不协调发展,不注意保护农民的民生是苏联留下的深刻教训。

本文标签 苏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