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  中国文化

敦煌壁画为什么能将华夏文明与佛教文化融合

编辑:天下发布时间:2022-02-04

敦煌二字,似乎天然带着几分特殊意味,人们说起莫高窟,总会想到他的神秘色彩、异域风情等特点。然而,如果我们从敦煌莫高窟的壁画来看,却发现尽管敦煌原在千里之外的河西走廊,却处处体现了华夏文明。当然,这其中文化意味更浓的自然是莫高窟中那众多的佛教画像。不过,如果我们细细品味诸如《降魔成道图》、《割肉救鸽图》等壁画时,会从其中发现作为东道主的华夏文明与作为外来客的佛教文化是如此巧妙的融合在一起:

“情感”二字的理解在佛教壁画中的体现:情之所至

历史上,对于艺术中的“情感”二字的理解,往往很多人最先想到的就是诗歌中的情感,这也体现了华夏文明在很早的时候就开始注重人的精神体验,比如春秋战国时期的庄子表面狂狷冷酷,内在却火热炽烈。这种对情感与艺术的理解到了西晋时期时有人做了全面的总结,比如陆机就在《文赋》中提出“诗缘情而绮靡”,认为诗歌是因情而发的,这种观念也深刻的影响到了莫高窟中的壁画。

可以说情感的至深、至切就是莫高窟壁画的灵魂。这也是后来的我们在观摩莫高窟的壁画时总会隐约感觉到画中的情感似乎离我们并不遥远。在敦煌的壁画中,尤其是在恰逢敦煌面临柔然大肆侵略、吐谷浑虎视眈眈的公元460年到公元500年的动荡时期的时期,我们能明显感知到那种壁画中的那种炽烈情感。壁画《萨埵太子舍身饲虎》为例

这幅壁画的右下部分就是萨埵太子为了让奄奄一息的老虎可以活命而跳崖牺牲自己后,萨埵太子的家人悲痛欲绝的情形。如果我们细致的看,与壁画的上中部分的人物整体的端庄形态相比,右下部分的人物甚至无法站立、哭天抢地,可谓悲痛之情浓烈之极。而且从萨埵太子甘愿牺牲自己救虎,也体现了佛教那种悲天悯人的深切情感。

这种杀身成仁的牺牲精神与敦煌百姓保护家园视死如归的精神形成了情感上的共鸣,从而使得壁画中情感进一步得到升华。

对力量呈现的表现手法:华夏文明下对“引而未发”之势的认识

熟悉中国古代艺术的,其实是很难绕过“势”这个主题的。在华夏文明中,很早就认识到要“势”这个事物对全局的影响,比如政治、军事、风水等。

具体到绘画,就是通过特定的安排方能表现出一种运动姿态,从而让画面活起来,达到引而未发之势。

比如东晋的顾恺之就主张用特定的景物,比如利用连绵不绝的山脉走势和特定的着色来凸显画面的张力,再通过描绘反映极静或安逸之物,来表达气势上的收敛,从而形成一种圆融的姿态。

比如壁画《降魔成道图》:

这幅壁画从画面上就表现了对“势”的一种良好把握,整个画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画面的四侧,是天魔波旬麾下的魔军,他们一个个面目狰狞、气势汹汹,将各种武器投向佛祖,其中还有三个魔女妖媚万千;而位于画面中间的释迦牟尼则泰然自若,不为所动,一手轻轻捻起衣襟,一手施触地印。在这种对比下,无论是魔军的攻击之势还是魔女的诱惑之姿,都被佛陀的不动姿态所消弭,这种画面上的对比正是对“势”的一种阐述。

而壁画中释迦摩尼先是不动如山,而后施加法印则体现了佛教中的既要有菩萨低眉,还要有金刚怒目,要能行霹雳手段,方显菩萨心肠的理念,对佛教文化的理解可谓深刻之极。

所属专题: 敦煌壁画
本文标签 敦煌壁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