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  中国文化

正月初四接灶神的习俗介绍

编辑:天下发布时间:2022-02-04

大年初四,农历正月初四,又称为羊日。是中国民间迎神的日子。在老皇历中占羊,故常说的“三羊(阳)开泰”乃是吉祥的象征,也是恭迎灶神回民间的日子。大年初四这一天全家在一起吃折罗,所谓折罗,就是把几天剩下的饭菜合在一起的大杂烩,打扫年货;清扫室内,把垃圾收集堆到一处,这也是中国民俗中说的“扔穷”。

在过年前后的日子当中,各种各样的人文风俗争先登场,其中不少都显现着浓郁的神话色彩,而这除了体现祖先们无穷的智慧外,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人们对于新年的希冀与祝愿,希望未来能一直得到神明的保护,降下福祉远离灾祸。

“灶神”,又称灶王、灶君、灶王爷,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司饮食之神。灶神的起源甚早,商朝已开始在汉族民间供奉。灶神之所以受人敬重,除了因掌管人们饮食外,还是玉皇上帝派遣到人间考察一家善恶之职的官。

在年前二十三的时候,根据惯例,灶神要上天进行述职,向玉帝汇报人间这一年来的善恶与是非,以此来作为根据决定降福下灾,民间百姓也会在这一天祭祀恭送灶神,希望他上天多讲好话。既然有去必有回,等到年初四的时候,天上的灶君再次返回民间,进行第二年的工作,这一天,民间的百姓们就开始忙乎着要迎接灶神了。

关于灶神的起源,最早要追溯到上古时期,因为不管是灶神还是民间的火神,这都要与民间最初对火的崇拜联系起来。远古时期,人们生活简单,并无房屋,一堆堆燃烧的火堆就成了人们的灶,灶神与火神其实是一个神。而等到人们走入农业社会起,火也被引入了人们的民居当中,火与灶逐渐实现了分离,等到千百余年的发展,现如今的灶神已经成为了单独的神明,专门成为监督各家的灶君了,记录每家一年到头的事宜。

在世俗的观念中,在送走神的时候要赶早,而在迎神的时候则要迟一些。在这一天迎接灶神的时候,一般都要等到下午三四点的时候,在旧时的时候,富贵的人家会准备牲酒,而平民百姓家至少也要准备白米和红糖,米饭代表这一年继续五谷丰登,而红糖就代表这一年日子继续甜蜜。当然除了供品之外,各家还要燃放烟花和烧金纸。

在旧时,民间在初四这天,还有折罗的传统。在迎接完灶神之后,人们在吃晚饭的时候,总是将过年这几天剩下的菜肴搅合在一起,煮成大杂烩食用。当然,这一部分是因为在旧时,人们物质缺乏,过年尽可能采办食材,导致过剩,为了避免浪费,便会采用大杂烩的方式解决掉。

民间传统认为,灶神一年到头基本都在灶上,除了过年几天,基本都在静静地观看着百姓,在品尝着民间灶台上的酸甜咸香外,也在默默地庇佑着家宅,在春节这个举民同庆的日子,本来属于神的灶君仿佛也有了人气儿。等到这天灶神回归,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点名,因此在这一天,世俗当中的人皆认为这一天忌出远门,必须守在家中恭敬等候灶神,表示对于神的尊敬。

以上就是初四的一些民俗习惯,过年都是为了图个吉利,传承下来的民俗习惯也代表着人们的美好祈愿。

本文标签 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