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  世界文化

印度英语文学作品介绍

编辑:天下发布时间:2022-02-04

印度英语文学是18世纪下半叶,在英国征服印度后,英语逐渐成为印度上层的通用语言,即印度人用英语创作的文学。它的读者主要是知识分子阶层。它的第一个散文作家拉姆.莫汉拉伊(1774~1833),以一种明快流畅的英语宣传社会改革。

它的第一个诗人是亨利.代罗兹奥(1807~1831),其代表作是叙事诗《琼基拉的托钵僧》,写一个婆罗门寡妇的不幸遭遇。迈克尔.默图苏登.德特(1824~1873)的代表作是叙事诗《被俘的女人》(1849),表现拉杰布德人的勇武精神。

19世纪下半叶,阿露.德特(1854~1874)和朵露.德特(1856~1877)两姐妹用英语翻译的法国浪漫主义抒情诗集《采自法国田野的一束》(1876)获得众口交誉。拉姆希.金德尔.德特(1848~1909)改写的《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被认为是这两部史诗的最好的英语缩写本。

这时期著名诗人还有曼莫汉.高斯(1867~1924),代表作是《情歌和挽歌》(1898)和《爱情和死亡之歌》(1926)。

20世纪初期是印度民族运动高涨时期,印英文学也反映了这一时代潮流。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主要属于孟加拉文学,但他也用英语写作散文和论文,并将自己的诗歌、戏剧作品译成英语。1913年他的诗集《吉檀迦利》自译成英语出版,获得191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金。

这时期重要的作家还有奥罗宾多.高斯(1872~1950),主要作品有叙事诗《优哩婆湿》、《爱情与死亡》、《赌主》,诗剧《救星佩尔修斯》等;倾其毕生心力写成的《莎维德丽》是一部长达二万四千行的长篇叙事诗。

萨罗季妮.奈都(1879~1949)是一位充满爱国主义激情的女诗人,她的诗集有《金色的门槛》(1905)、《时间之鸟》(1912)和《折断了的翅膀》(1917)。她的弟弟赫林德拉纳特.恰托巴底亚耶(1898~)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代表作有《青春宴会》(1918)、《大地的芳香》(1922)、《灰云和白雨》(1924)等。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印度民族独立运动高涨,印英文学空前繁荣。这一时期崛起的一位作家是穆尔克.拉吉.安纳德(1905~),他与乌尔都语作家萨加德.查希尔、印地语作家普列姆昌德等共同发起组织“印度进步作家协会”。

他的长篇小说着力描写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揭露和控诉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罪恶,如《苦力》(1933)、《不可接触的贱民》(1935)和《两叶一芽》(1937)。拉.克.纳拉扬(1906~)的长篇小说大多以南印度一个虚构的摩尔古迪镇为背景,揭示生活中的荒谬现象,笔调幽默诙谐,如《斯瓦米和朋友们》(1935)、《文学士》(1937)、《暗室》(1938)、《英语教师》(1945)等。

拉贾.拉沃(1909~)的长篇小说《根特浦尔》(1938)叙述了30年代甘地领导的民族独立运动对南印度农村产生的深刻影响。加.西.温格特拉默尼的《农民穆鲁甘》(1927)、《爱国者甘丹》(1932)和巽格尔.拉姆的《尘土之爱》(1938)也是这时期的重要长篇小说。

1947年印度独立后,印英文学仍然与印度其他语言的文学并存和发展。在小说领域,老作家的新作不断问世,如安纳德的长篇小说《七个夏天》(1951)、《一个印度王子的私生活》(1953)、《道路》(1960),拉.克.纳拉扬的长篇小说《等候圣雄》(1955)、《向导》(1958)、《摩尔古迪的食人者》(1961),拉贾.拉沃的长篇小说《蛇和绳》(1960)和《猫和莎士比亚》(1965)等。

巴巴尼.巴达查里雅(1906~)是独立后涌现的一位著名小说家,他的作品反映印度社会现实问题,具有揭露和批判的特点,主要长篇小说有《饥饿》(1947)、《骑虎的人》(1954)、《黄金女神》(1960)等。在诗歌领域,印度传统的宗教诗歌继续在发生影响,另一方面也日益受到西方现代派诗歌的熏染。

前者的代表诗人和作品有:塞特纳的《启示录历险记》(1949),迪利普.古马尔.拉耶的《光之眼》(1948)、《薄伽梵往世书的诸神》(1957)等;后者的代表诗人和作品有:拉尔的《鹦鹉之死及其他》(1960),道姆.莫雷斯的《开端》(1957)、《诗集》(1960),尼辛.伊齐基尔的《转变的时刻》(1951)、《第三》(1959)、《未完成的人》(1960)等。

本文标签 印度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