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  世界文化

闰日介绍

编辑:天下发布时间:2022-02-04

闰日(rùn rì):地球围绕太阳运转一周的时间间隔约为365.2422天,而国际通用的日历上每年只有365天,也就是说,每隔4年日历上就要多出将近一天的时间。为了解决这个余数,年数不为100的倍数且能被4整除和年数为100的倍数且能被400整除的就额外增加一天,这一天为闰日——即2月29日。

闰日相关扩展

闰日为什么是二月,而不是别的月份。

首先,对于不想看长篇大论的就一句话简单但并不太精确地总结一下好了:公历的闰日放在二月是因为古罗马历法中二月是一年的最后一个月。

由于史料残缺,学术界对于公元前罗马历法的许多细节仍没有定论(甚至公元后4年是否为闰年仍存有争议),所以下面的叙述主要也就是基于人们对古罗马历法很有限的了解,一些细节问题上可能会和史实有些出入。

最初的古罗马历法是一种源于古希腊的阴历,每月为29或30天,合朔望月的约29.5天。而罗马于公元前753年建城后采用的罗慕路斯历则开始引入了阳历。罗慕路斯历分为十个月,以春分所在的Martius为第一个月、December为第十个月,每月为30或31天。这样算下来每年只有304天,与回归年相差达61.25天之多。根据后来的罗马学者马克罗比乌斯(Macrobius)的说法,这些剩下的日子每年仍就会过,只是没有名字,不分给任何月份罢了。

到公元前713年第二任国王努马(Numa)在位的时候,对历法进行改革,把原先30天的月份改为29天(这是因为罗马人认为奇数吉利,偶数不吉利),再把每年年末剩下的日子改编为Ianuarius和Februarius两个月,一个29天、一个28天,每年355天。努马的历法是一种阴阳合历,355天大体吻合12个朔望月的约354.37天。之所以取355天而不是354天或许是观测上的误差,不过也很可能是因为355更合罗马人对奇数的好感。

至于Ianuarius和Februarius两个月安置的具体位置还是个有争议的话题,不过基本都认为Februarius最初是一年的最后一个月。因为355是奇数,因而12个月中一定会有一个月是偶数天,把最后一个月取为偶数天也是挺合理的了。另外虽然2月是偶数天吧,但罗马人还把这个月分为了两部分,一部分为23天,一部分为5天,都是奇数……

根据生活在公元前后的罗马作家奥维德(Ovid)的记载,努马的历法是把Ianuarius放在Martius之前作为一年的开头,Februarius放在December之后作为一年的结尾。同时2月23日那天(也就是上面说的把二月区分为两部分的那一天)是「界神节」(Terminalia),被看作是一年的最后一天(所以是「界神」嘛,旧年和新年的分界)。这一天人们会供奉罗马的守界神特耳米努斯(Terminus)。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处理每年355天与回归年的365年之间十天的差距。努马历的处理方法是再引入一个闰月(Mercedonius),放在二月的两部分之间,并把二月最后的那五天也算作Mercedonius的一部分。闰月加在2月23日或24日之后,有22天,加上那最后五天则一共是27天。这样闰年一共有377或378天。大概两年一闰,不过具体置闰是由大祭司(Pontifex Maximus)来决定的。

到这为止基本已经能看出为何后来的闰日被放在二月了,接下来我们就继续来说说这个闰月最后是如何变成闰日的。努马历的置闰法施行了数百年之久充满了混乱,因为置闰与否全听大祭司的一句话,有时候置闰就会很没有道理,有时还会变成政治纷争的筹码。这些混乱总算因为公元前45年儒略历的正式施行而终结。

恺撒大帝的儒略历废除了闰月Mercedonius,取而代之的是每四年在二月的28天基础上增加一个闰日。同时儒略历其他月份的天数也已经与现行的公历相同了,那个奥古斯都后来再把二月减掉一天的说法完全是后人的臆测而已。另外确切的说,闰年时虽然多了一天,但其实当时的纪日并没有变化,只不过把2月24日那天(与努马历法闰月开始的日子是同一天)算了两遍(相当于这天有48小时),被称为bis sextum。

顺便值得一说的是,儒略历颁行后虽然施行了千余年,但早期闰年计算上出了个大漏子。儒略历的主要设计者希腊天文学家索西琴尼(Sosigenes)当年制定的规则是「四年一闰」(quarto quoque anno),但古罗马人计数是inclusive的,罗马祭司把这规则错误地理解为了三年一闰,导致几十年间闰年错置,直到公元前8年奥古斯都改革历法时才更正。

至于闰日从2月24日变为2月29日,则是要到中世纪时儒略历的纪日法变更为1、2、3…的顺次记数之后了(即是原先纪日法的一例)。而儒略历的这一传统最终由1582年教皇颁行的格里历所继承,成为现行的公历。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