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事件  世界历史事件

2005年7月8日:世界过敏性疾病日

编辑:天下发布时间:2022-02-04

2005年6月28日,WAO联合各国变态反应机构共同发起了对抗过敏性疾病的全球倡议,将每年的7月8日定为世界过敏性疾病日。旨在通过增强全民对过敏性疾病的认识,共同来预防过敏反应及过敏性哮喘。

建立背景

疾病简介

过敏性疾病又称变态反应性疾病,是因为病人敏感性过高,在血液中产生一种对某种特殊的过敏原过敏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抗体(IgE),这种病人有遗传倾向。IgE敏感可导致以下几种典型的过敏性疾病:哮喘、鼻炎、过敏性湿疹、结膜炎、食物过敏、药物过敏和过敏性休克等。其中最常见的是由花粉、尘螨、真菌和宠物等致敏因素引起的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

发展现状

世界变态反应组织对30个国家过敏性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这些国家的总人口中,22%的人患有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哮喘、结膜炎、湿疹、食物过敏、药物过敏等。美国约有四五千万人有过敏问题,其中3950万人患有季节性过敏性鼻炎。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有1.5亿哮喘患者,并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50%的成人及至少80%的儿童均由过敏因素如花粉引发。季节性过敏性炎如不经治疗,25%-38%将发展为哮喘,最终成为常年哮喘、肺气肿、肺心病。世界卫生组织同时估计,每年有超过18万人死于哮喘,于2005年更有约25万人因哮喘病而导致死亡。

全球与过敏性鼻炎相关的费用,包括药物、咨询及工作休假等每年花费超过200亿美元。全球仅抗变态反应(过敏)药物这一项的支出估计超过80亿美元。

倡议目的

世界过敏性疾病日的目标是:提高人们对过敏性疾病(变态反应疾病)的知晓度;

教育医生,患者和公众;

强调世界变态反应组织在30个国家对过敏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这些国家12亿总人口中,22%(2亿5千万人)患有不同种类过敏性疾病;

中国没有普通人群过敏性疾病全国流行病学数据,希望借此全世界范围的活动,呼吁中国卫生主管部门应高度重视中国过敏性疾病的流行病学、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的研究并给予支持。

过敏性疾病

过敏性疾病从新生儿到老年人的各个年龄阶段都可能发生,往往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过敏性疾病中,以速发型过敏反应比较常见,其主要类型有皮肤过敏反应、呼吸道过敏反应、消化道过敏反应及过敏性休克等,常见疾病有如下几种。

过敏性皮炎

(1)药疹(drug rash):有些药物会引起皮肤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皮肤红斑、紫癜、水泡及表皮松懈、瘙痒疼痛,有时还会伴随低热。皮疹消退后多无色素沉着。

(2)接触性皮炎:指皮肤接触某种物质(如首饰、表链、凉鞋、化妆品等)后,局部发生红斑、水肿、痒痛感,严重者可有水泡、脱皮等现象出现。

(3)湿疹:局部或全身可见红斑、丘疹、水泡、糜烂、渗出、结痂、脱屑、色素沉着;剧烈瘙痒;有明显渗出。

(4)荨麻疹(风团、风疹块):皮肤突然剧烈瘙痒或烧灼感;患处迅速出现大小不等、局限性块状浮肿性风团,小到米粒,大至手掌大小,常见为指甲至硬币大小,略高于周围皮肤。

(5)皮肤划痕症皮肤瘙痒:用手抓后起一条条伤痕。

(6)食物过敏:牛奶、面粉类、玉米类、鸡蛋、糖、西红柿、马铃薯、巧克力、水果、牛肉、猪肉等食物可能会引起过敏,食物过敏的表现可以是多种多样的,皮疹最为常见,多发生脸部、口周的红斑,躯干部也较多见,瘙痒脱屑,并可有色素沉着,也有出现恶心、腹泻、腹痛。

(7)环境因素引起过敏:花粉、霉菌、灰尘、树、烟草、烟雾、香水、汽油、油漆、杀虫剂、清洁剂、药物、宠物、地毯等可以引起过敏。

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的典型症状主要有:一是阵发性连续性的喷嚏,每次发作一般不少于5个,多时甚至达到十几个、几十个,打喷嚏的时间常以早起、夜晚入睡或随季节变换加重,严重的几乎每天都会发作几次;二是喷嚏过程后大量清水样的鼻涕;三是鼻腔的堵塞,每次发作的轻重程度不一,可持续十几分钟或几十分钟不等。

过敏性哮喘

过敏性哮喘多在幼年发病,患者常具有对某些物质过敏的特应性体质,如吸入冷空气、花粉、尘螨等;进食鱼虾、牛奶等;接触某些药物,如青霉素等。当这些过敏原进入患者体内,便通过一系列反应,使肥大细胞或嗜碱细胞释放致敏活性物质,作用于支气管上,造成广泛小气道狭窄,发生喘憋症状,如不及时治疗,哮喘可以致命。

过敏性紫癜

发病前1-3周往往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并且全身不适、疲倦乏力、发热和食欲不振等,继之出现皮肤紫癜,伴有关节痛、腹痛、血尿或黑便等,这些症状往往易误诊。

过敏性休克

过敏性休克(anaphylaxis,anaphylactic shock)是外界某些抗原性物质进入已致敏的机体后,通过免疫机制在短时间内发生的一种强烈的多脏器累及症群。过敏性休克的表现与程度,依机体反应性、抗原进入量及途径等而有很大差别。通常都突然发生且很剧烈,若不及时处理,常可危及生命。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