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事件  社会百态

过毒是什么意思

编辑:天下发布时间:2022-02-04

“过毒”这个词,已经成为了当代年轻人最关心的一件事;甚至可以说,它就像是一场消费的“宗教仪式”。

所谓“过毒”,就是指把球鞋和潮品的照片,通过拍照的方式经过“得物(毒)”平台鉴定师鉴定后,给出的正品结果。

相对应的,基于平台不同也会有过nice、过绿叉(stockx)的说法:但在本质上,这就跟古钱币收藏里的公博盒子币一样,都代表着一个完美的鉴定结果,表示着花大钱买来的东西正,没打眼。

绿叉鉴定后的球鞋都会拴个牌子,得物和nice也是一个路子。

你想想,在这个莆田货满天飞的不确定性年代,得物的一个“真”字无疑给了Sneaker一种吃了铁秤砣式的踏实确定性。

这种稀缺性,就让“过毒”二字变得无比珍贵,成为了一则诰书——代表消费主义权威对其价值的认可,踩准了时代焦虑的痛点,令人酥麻。

早年先,潮品平台交易刚刚崛起的时候,鉴定师仅仅会对鞋本身以及鞋盒的钢印仔细鉴别。

到了后来,人民群众和鉴定师都把先鉴定后售卖的方式当成了一种颇具仪式感的祭祀典礼——这种庄严感体现在严格的流程之上:即鞋盒八角必须尖尖,瘪了一角,都很难在代表着权威的平台中顺利售出。

因为这既关乎权威,也关乎某种神圣不可言说的完整性。

稍有瑕疵的球鞋都不配进入平台的主流售卖网络之中,只能去再下一级的二手市场进行售卖,不但售卖流程时间长,而且价格也要相应折损200-300元。

所以,很多被快递摔瘪了鞋盒的人,不得不像化妆品制假商家去淘lamer小瓶子那般,去网络二手交易平台之中苦苦寻找同款、同尺寸且八角尖尖的鞋盒踪迹,好降低损失、顺利售卖、迅速变现。

空鞋盒现已开始被平台视为“具有制假风险”的二手商品

尽管有关平台贩卖球鞋与鉴定的关系既像阴谋论又像都市传说,让一些人怀疑它的可靠性。但这种艰难的过程形成了与耶稣在耶路撒冷走过的十四苦路逻辑相同的神圣感,依旧使得不少人信服。

这就使得每一次贩卖变得像朝圣,需要人不得不提起精神、充满敬意地对待物品的每个细节,像一场弥撒。

“过毒”,是这场宗教仪式的终点,是所有人最关心的结果。过得了就是开开心心,过不了则会掩面哭泣、黯然神伤,接着去下一站或者说是下一家店,寻觅信仰的神迹。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