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人物  中国历史人物

王昭君死后匈奴人做了什么

编辑:天下发布时间:2022-02-04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分别意指中国古代四大美女的经典“事迹”,其中“落雁”说的就是王昭君。据说王昭君出塞时,在塞外心中不舍故土,就弹了一曲《琵琶怨》,曲声凄婉动人,就连飞过的大雁都为其美貌和琴声吸引而落了下来,便有了“平沙落雁”一说。

自从王昭君嫁到匈奴后,结束了匈奴内部多年的分裂和战乱,换来难得的几十年和平,她在匈奴中有着极高的地位与声望。那么让我们来看看王昭君死后,匈奴人都为她做了什么?莫高窟一幅壁画揭晓了答案,其真相让人不忍细看。

一、王家有女初长成

王昭君的出身并不是什么名门望族,恰恰相反是一户普通的平民百姓之家,只是一般名人在出生的时候都会有类似于“异常之象”的说法,王昭君也不例外。

据说她母亲怀她的时候梦到一轮明月投入怀中,之后就生下了王昭君,乳名便取为“皓月”。

王昭君的父亲是老来得女,再加上王昭君小时候就生得极为好看,深得一家人的喜爱,虽然家庭生活条件一般,但一家人把所有的关爱都放到了她的身上,可以说王昭君小时候就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而她也十分争气,从小就表现出了能歌善舞的优异天赋。

她聪明伶俐,心地善良,没事的时候就对月当歌,在家人的用心培养下,她不但貌若天仙,又精通于琴棋书画,如此多才多艺自然被家人视若珍宝,在她的身上也寄予了无限的希望,而她自己对未来也充满了无数的美好幻想。

王家有女初长成,恰逢汉元帝扩充后宫,王昭君如此优秀的美人自当其中。只可惜的是,那时候皇帝选妃都看画师的画像,而王昭君性格秉直,看不惯那些弄虚作假,没有贿赂画师,因此画师把她画为一般人的模样而落选。

王昭君一直不得皇帝召见,一身才华得不到施展,便对皇宫产生了抵触情绪,奈何她又改变不了现状,只能在深宫中隐忍,直到匈奴使者派人来和亲。

二、昭君出塞侍三夫

在寂寞深宫了待了五年,公元前33年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来长安朝觐天子,以尽藩臣之礼,同时还表达出了想与汉室联姻的想法,汉元帝自然不舍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匈奴,便从后宫之中挑选美女代为出嫁,王昭君得知此事后主动“请缨”出塞。

汉元帝这时才发现王昭君竟然是难得的才貌双全的优秀女子,可惜的是悔之晚矣,圣谕已出,他只能把画师杀了泄愤。而王昭君也带着对故土的不舍出塞,远嫁到匈奴后被封为“宁胡阏氏”,韩邪单于对王昭君也十分喜爱,两人过了三年的恩爱生活,并生下一子。

三年后呼韩邪单于去世,此时的王昭君想回到故土,并写了一封《报汉元帝书》:“臣妾幸得备身禁脔,谓身依日月,死有余芳。而失意丹青,远窜异域,诚得捐躯报主,何敢自怜。独惜国家黜涉,移于贱工,南望汉关徒增怆结耳。有父有弟,惟陛下幸少怜之。”

然而,这时候汉元帝已经死了,是他的儿子汉成帝接到此信,无情地拒绝了王昭君的要求。王昭君不得不按照匈奴的习俗,首领死后嫁给了呼韩邪单于的长子复株累单于,好在王昭君与复株累单于的年龄比较相当,生活也比较幸福,并生下了两女。

只是人都有生老病死,复株累单于与王昭君生活了十一年后就撒手人寰,王昭君又按照习俗嫁给了复株累单于的弟弟搜谐若鞮单于,两年后王昭君郁郁而终。这位16岁进宫、21岁出塞、侍奉三任单于的绝世美女36岁就走完了人生路程,不得不令人惋惜。

三、剺面截耳匈奴人

王昭君虽然只是一名女子,但她带给匈奴人的却是诸多的好处,匈奴内部难得的几十年和平,同时又带去了中原先进的管理模式,从而改变了匈奴落后的管理制度,她在匈奴中有着极高的地位与声望,因此她死后匈奴人不但对她厚葬,并且“剺面截耳”以示对其敬重。

有诗云:“昭君昨夜子时亡,突厥今朝发使忙。三边走马传胡命,万里飞书奏汉王。单于是日亲临哭,莫舍须臾守看丧。解剑脱除天子服,披头还著庶人裳。衙官座位刀剺面,九姓行哀截耳珰。”

从诗的前面可以看出匈奴对王昭君的死非常重视,就连单于都亲自为她披麻戴孝,而后面的“剺面截耳”更让人感到不可思议。如果单从字面上来讲,“剺面”是指用刀划破自己的面孔,而“截耳”则是割掉自己的耳朵,这种残忍的手法非常人所能接受,直到后来在莫高窟发现了一幅壁画,才不得不让人相信这个事实。

这幅壁画名为《各国王子举哀图》,上面描绘的是释迦摩尼涅槃后各个国家的王子前去哀悼,其中就有匈奴的王子拿刀刺自己的胸或腹部,还有的王子用刀划脸,或者准备割自己的耳朵,以示自己的悲愤之情。

描绘的血腥画面让人不忍细看,但这就是匈奴人的习俗,身份地位极高的人才会有此待遇,从而可见王昭君在匈奴人心中的分量是如此之重。

总结

自古红颜多薄命,王昭君也难免其中,她一生虽然左右不了自己的命运,但我们为她唏嘘的同时,不可否定的是她为匈奴与汉室之间的友好关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作为女子能够享受到死后让匈奴人“剺面截耳”的待遇,大概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吧。

本文标签 王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