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人物  中国历史人物

辜鸿铭晚年怎么样

编辑:天下发布时间:2022-02-04

“不去看紫禁城也不要紧,但不可不去一见辜鸿铭啊!”这是日本著名作家芥川龙之介在《中国游记》中的一句话。青年和中年时期的辜鸿铭曾长期担任张之洞的幕僚,后任教于北京大学,在政坛、学界都留有他的足迹,其不少言论轰动一时。而到了晚年之后,愿意听辜鸿铭见解的中国人越来越少了,他辞去北京大学的职务,深居简出,过着孤独的生活。即便如此,他在世界上仍享有很高的声誉。

除毛姆外,日本的芥川龙之介、清水安三,都曾想方设法地找到辜鸿铭的住处,拜访这位似乎已经隐居的高人。芥川龙之介有感于人们对辜鸿铭的议论,便问辜鸿铭为什么不愿过问时事。辜鸿铭虽即刻回答,但芥川龙之介终是不懂,只是无聊地重复:“再出去试试如何?”这时候,辜鸿铭愤愤地在纸上边用大字书写边说:“老,老,老,老,老……”

在清水安三的笔下,晚年辜鸿铭的形象是这样的:“如果在正午时分去拜访辜鸿铭先生,快要走到椿树胡同他家门前的时候,你会见到一群叫花子向主人讨食的情形。滑稽的老学者手里捏着一把铜钱,站在门口给叫花子一人一个铜板。然后便像是喘息似的,咳嗽着走向大陆饭店。

在大陆饭店里,他一个人享受西餐的美味佳肴,而那一群叫花子也在用那一块铜板换来烧饼吃。从后面望去,他是个拖着过时发辫的老头子;而从前面看,他使用刀叉的方法、不出声喝汤的方式,则又是一位十足的绅士。”

不过,无论如何,晚年的辜鸿铭是孤独的。他虽然仍以自己的学问笑傲整个世界,甚至连鼎鼎大名的泰戈尔也看不上眼,称:“请泰戈尔博士不要来中国,还是在印度唱歌吧。”然而,他也清楚地明白,在民国乱世,在举国皆学西洋的时代,即便生命走到尽头,自己的学问也没有多少用武之地了。

辜鸿铭学问渊博,语言犀利,敢作敢为,曾以“辜疯子”著称,留下很多奇闻轶事。他的“骂名”便很是有名。慈禧太后生日时举国欢庆,他不惧杀头之罪敢当众朗诵:“天子万年,百姓花钱;万寿无疆,百姓遭殃。”这是在骂慈禧太后。袁世凯当军机大臣时,曾对驻京德国公使称:“我是不讲学问,讲办事的。”

辜鸿铭得知后,对袁世凯的幕僚说:“除倒马桶外,我不知天下有何事是无学问的人可以办得好的。”以后更是公开著文称:“人谓袁世凯为豪杰,吾以袁世凯为贱种。”晚年的辜鸿铭曾到日本宣扬中国传统文化,警告日本:“日本今后,当致力于中国文化,讲求道德,研究王道,千万不可再学习欧洲的军国主义,扰乱东亚。”

1927年,辜鸿铭由日本返回中国时,年已71岁。日本人推荐他担任奉系军阀张作霖的顾问。张作霖问他一句:“你能做什么?”惹得他怒从心起。虽然没有当面骂张作霖,但也是一言不发,拂袖而走。

辜鸿铭在人生的最后岁月中是孤傲的,但境况却十分萧条,他熟稔西方文化,但至死都留着清朝时梳起的辫子,而且一直以清朝遗老自居,鼓吹复辟。很多人不理解,他解释道:“许多外人笑我痴心忠于清室。但我之忠于清室,非仅忠于吾家世受皇恩之王室——乃忠于中国之政教,即系忠于中国之文明。”

清室遗老庆宽对他十分敬佩,尽力资助。1927年庆宽去世,辜鸿铭没有了资助,也少了一位知音。他开始为少数学生讲解儒学,闲暇时则用法文翻译《春秋》,然后寄往巴黎发表。辜鸿铭的读者主要在欧洲,如果其身处欧洲,生活质量会很好,然而,他宁愿忍受贫穷与寂寞,也要留在中国的土地上。

1928年4月30日,辜鸿铭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仍然在病榻上讲述儒学,虽然听课的人寥寥无几,他却将这件事当作自己最重要的使命,直至生命最后一息。讲课数小时后,辜鸿铭永远离开了人世。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