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人物  中国历史人物

上官婉儿为什么会惨遭墨刑

编辑:天下发布时间:2022-02-04

说起上官婉儿,相信很多小伙伴们都不会陌生了,这是我国唐朝时期的才女了。上官婉儿虽说无宰相之名,却有着宰相之事,故而也被称为“巾帼宰相”。上官婉儿是初唐时期的大诗人、宰相上官仪的孙女。不过,由于上官仪反对武则天专权,被网罗罪名,以“谋反”最被诛杀。当时一并被杀的还有上官婉儿的父亲,而上官婉儿和母亲则被收为官奴。

由于上官婉儿自幼聪颖,又有家学的熏陶,使得她在相对开放的唐朝逐渐崭露头角,成长为了一代才女。据说,武则天遇到上官婉儿后,也对其大加称赞,这才又改变了上官家族的命运。武则天虽然打压上官仪,却重用上官婉儿,命其做婕妤,负责草拟诏书。

唐朝时女子地位相对较高,可以在内朝为官。由于上官婉儿才华出众,而且相貌出众,又被封为了唐中宗昭容,故又被称作上官昭容。及至武则天称帝后,上官婉儿一心辅佐女皇帝,很受器重,成了武周政权的股肱之臣。当时,许多原本属于宰相分内之事,也交由上官婉儿来负责,故上官婉儿被后世称为巾帼宰相。

不过,历史上的上官婉儿私生活相对混乱,她曾与太子李贤有过私情,后为唐中宗李显昭仪,还与武则天侄子武三思有过绯闻。当然,真正导致上官婉儿悲惨结局的,却是在权政治斗争中的挫败。

公元705年,宰相张柬之联合禁军发动神龙政变,武则天被逼退位,传位于太子李显,唐中宗二次登基。在唐中宗再次掌权后,上官婉儿的地位一落千丈。不甘落寞的上官婉儿,看出韦后有篡权的野心,因而开始依附韦后。

后来,韦后与安乐公主母女合谋毒杀了唐中宗,阴谋夺取。关键时刻,临淄王李隆基联合太平公主,率军击诛杀韦后,迎立唐睿宗李旦。在这场政变中,上官婉儿也遭到牵连,被李隆基所杀。就这样,卷入党争的上官婉儿,就此香消玉殒,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相传,历史上的上官婉儿曾遭受“墨刑”,但却因此显得更加妩媚,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墨刑,又称黥刑、黥面,是一种十分古老的刑罚,即在犯人的面部或额头上刺字或图案,然后再染墨,使之成为犯人的标志。这种刑罚相对于凌迟、枭首、腰斩、车裂而言,无疑要轻得多。不过,这样的刺青会使得受刑人失去尊严,属于一种“耻辱之刑”。

有人说墨刑始于武则天时期,这显然是不合史实的。其实,早在西周时便有墨刑,如《尚书·吕刑》中便有“墨罚之属千”的说法。在《周礼·掌戮》中还曾提到,一些贵族会差遣受墨刑者守门。

上官婉儿之受墨刑,流传着多种版本。不过,相对可信的一种说法,应该是在上官仪蒙难时,上官婉儿被收为官奴,便被处以了墨刑。在《酉阳杂俎》一书中,曾提到:“今妇人面饰用花子,起自上官昭容,所制以掩黥迹。”——《酉阳杂俎》

此说指出,唐朝女子面部饰花的风俗,是因上官婉儿才流行起来的。由于上官婉儿面部有墨刑痕迹,影响美观,所以便在被刺青的部位进行了遮掩。这种做法反而使得她看起来更为妩媚。不过,此说的可信度或许尚待考证。

前文提及,自西周时便有墨刑,而在漫长的时间里,自然有人会想办法对面部刺青进行遮掩,倒也不至于等到唐朝时由上官婉儿首创。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由于上官婉儿面容姣好,又富有才情,即便是有墨刑痕迹,如适当掩盖,倒也不失为绝代美人。否则,唐中宗倒也不至于将其作为昭容。

所属专题: 上官婉儿
本文标签 上官婉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