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人物  中国历史人物

道光死后不入太庙

编辑:天下发布时间:2022-02-04

帝王太庙是古代帝王祭祀先祖的地方,也是皇家的家庙。早在夏朝时,就有“世室”的说法。到了商代,名字变成了“重屋”,周代则称“明堂”,直到秦汉时才称“太庙”。西汉贾谊的《过秦论》里,有一句“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这里的“七庙”就是“天子七庙”。《礼记·王制》曰:“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

中华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对于天子之制,自然来不得半点马虎。随着七庙制度的演变,基本上是个正统的皇帝,都能进太庙。只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后世子孙会将离得远的祖先搬出太庙,给其他的皇帝腾位置。所以说,这本不是一件值得深究的事。但清朝有一位皇帝,他偏偏不入太庙,这是为什么呢?

公元1850年2月25日,大清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驾崩,享年69岁。这位清朝定都北京后的第6位皇帝,年号“道光”,后世习惯称他为“道光帝”。道光帝一生在位30年,是一个成就不大的中庸之主。他厉行节俭,却导致了奢侈之风盛行。因为他的衣服有块补丁,大臣们也纷纷在衣服上打补丁。

道光帝是个工作狂,到在下坡路上越走越远的大清帝国,并没有因为他的努力工作而得到中兴。但无论他个人能力怎么样,他始终是有资格进入太庙享受后世祭祀的。直到1840年,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爆发。这一年是道光二十年,2年后,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签订。它包括割地、赔款、通商、协定关税和废除公行制度等五项内容。

在这五项内容里,英国人断了道光帝进太庙的念头。因为康熙帝曾有言在先:“凡失寸土者不得入列祖宗灵位”。道光帝认为,自己丢了香港岛,已经不具备入太庙的资格了。所以他自己觉得,即便是入了太庙,他也没脸去见大清的列祖列宗。一来是没资格进,二来是没脸进。所以道光这才留下遗言:不入太庙。

道光帝做为一个庸碌之君,能够正视自己失地辱国,并坚持不入太庙,和后世子孙比起来,他的确值得敬佩。当然,这是一个相对而言的概念。但即便是道光帝留下了遗言,他的儿子咸丰帝也没有照做,而是把他弄进了太庙。但时间会告诉咸丰帝,他这是在给自己找不痛快。咸丰帝20岁即位,在位11年,却割让了最多的国土。

1858年,即咸丰八年,《瑷珲条约》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中国领土割让给了沙皇俄国。面积60多万平方公里。1860年,也就是咸丰十年,一份《北京条约》又割掉了44万平方公里。仅仅这两份不平等条约,咸丰帝就割让了超过10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比起其父道光帝割让的香港岛,面积不到100平方公里,他“强”了万倍!

康熙帝是清朝的圣祖皇帝,他留下的“凡失寸土者不得入列祖宗灵位”的祖训,被咸丰这个不肖子孙抛诸脑后,然后自己一个人割让了最多的土地。近代中国一共割让了大约1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其中超过三分之二的是咸丰在位时割的。其他的所有皇帝,割让的土地加起来还不到他的一半。不知道他要是入了太庙,在下面写到了道光帝,会不会汗颜呢?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