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人物  中国历史人物

桂名扬生平简介

编辑:天下发布时间:2022-02-04

桂名扬(1909年-1958年),著名的粤剧演员,广东番禺人,生于南海,原名桂铭扬。祖籍浙江宁波,迁居广州已五代。早年就读于广州铁路专门学校,先学音乐,后学表演,喜爱粤剧,曾从“优天影志士班”的男花旦学艺,后又加入“大罗天”、国风剧团,与马师曾同台演出。

在“大罗天”班,桂名扬虚心接受名演员的指导和帮助,奠定了他后来在“小武”行中独树一帜的基础。他对马师曾、薛觉先的表演艺术均有所借学并融会贯通,自成一家,人称“马形薛腔”,曾参加艺术演出比赛,获得金牌奖,当时有“金牌小武”的名号。

职业生涯

桂名扬:生前赫赫,身后寂寂。再是轰轰烈烈的人生,到历史书里也许轮不上半行字。桂名扬就是这样。桂名扬,并没有像他的名字那样名扬千古。虽然在半个多世纪以前,在广东的粤剧舞台上,他曾经风流过,潇洒过。但历史是善忘的,并没有给予他应有的地位,至少在广州是这样。在粤剧学校,听我说要找广州粤剧史上的名人桂名扬时,一个老师说:你等一下,我马上帮你叫出来。她的话吓了我一跳,地下有知的桂名扬本人,也可能会被逗一笑吧。

广州的粤剧人不应该忘记他,在粤剧界,他应该有一个崇高的位置。他的戏演得好,那是自然;而他对粤剧的热爱,对粤剧风气的改良,却是今人多不能及的。桂名扬的父亲桂东原、叔父桂南屏,都是清末的所谓“经学家”。可谓名门之后的桂名扬,却偏偏喜爱上了粤剧,在其父看来,这第八子是“书香门第”的不肖子,但桂名扬并没有被这些吓倒,毅然离家投师学戏。

他本来学的是花旦,自从进“崩牙成”的戏馆学戏,并随其到南洋演出后,受到民主革命思潮的影响,觉得还是武打来得精神,便改学“小武”了。回国后,他加入黄大汉组织的“真相剧社”,借戏剧从事革命宣传工作。1925年省港大罢工时,桂名扬主动加入“重乐乐剧社”,为罢工工人义演筹款。

20世纪三四十年代期间,粤剧舞台上群星璀璨,分五大流派,分别为薛觉先、马师曾、白驹荣、廖侠怀和桂名扬,他们主导着粤剧改革的方向,并创作出众多的优秀曲目。剧目内容包括了古今中外的题材,新编剧数以千计。

当其时,粤剧综合艺术的各种因素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舞台布景由一桌二椅到平面、立体景片以至机关布景,灯光从火水灯、大光灯发展为电灯、彩色旋转灯,舞台语言由戏棚官话改为广州白话,小生、小武行当从唱假嗓改唱真嗓,还将民间流行的木鱼、南音、粤讴、板眼等歌谣曲调运用于唱腔音乐,把多种声腔利用曲调连缀结合板式变化的方法综合运用,还在原有的民族伴奏乐器之外增加小提琴、萨克斯管、吉他等西洋乐器,粤剧唱腔音乐更加变化灵活,旋律优美。表演艺术吸收了京剧的做功和北派武打,借鉴电影、话剧讲究真实和接近生活的表演方法。

桂名扬的表演顿挫鲜明,气势威猛,节奏紧凑。自创的“锣边花”,用高亢急骤的锣鼓音乐配合上场身段和程式,至今沿用。后辈的文武生如任剑辉、麦炳荣、吕玉郎、梁荫堂、罗家宝等,对桂名扬的表演艺术也均有借鉴。可翻开粤剧史,我们却看见“是否真有桂派”的争论舌案,又怎能不让人欷嘘不已。

可谁让他死得太早了呢?身材颀长、高大英俊、功架独到、爽快豪劲、扮相俊朗、台风潇洒的桂名扬,在抗战时期离开广州,为了生活,走码头演戏到美洲,以后再回香港。在其正值壮年之时,突然双耳失聪,不能上台,生活也就从此潦倒。1957年10月他回到故土广州,想把自己的艺术传给后人,可不到一年便死了,死时年仅49岁。对于一代粤剧南派宗师,这样的谢幕方式,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天妒英才。

艺术评价

“金牌小武”

桂名扬只演“小武”,有“金牌小武”的称号。“小武”,也就是擅长武功的青年男子,在京剧里分“长靠武生”和“短打武生”,粤剧没有此分。欣赏“小武”,自然看其武打,《火烧阿房宫》中的太子丹、三国《催归》中的赵子龙,都是桂名扬擅长的角色。小武透过眼神、身段、唱腔表现出来的火气,也值得留意。“小武”是粤剧传统行当之一。在清代,粤剧有“十大行当”的分工,就是一末、二净、三生、四旦、五丑、六外、七小(即小生、小武、文武小生等)、八贴、九夫、十杂;后期再变为“六柱制”:文武生、小生、丑生、正印花旦、第二花旦、须生。再演变到后来,粤剧的唱腔部分减少,但武功却是越来越多人爱看,“小武”这样的角色也就越来越重要了。

“马形薛腔”

单以粤剧五大流派而论,他们各具特色,薛觉先以演文武生为主,也演丑生、小武和反串花旦,有“万能老倌”的美称,由于声带先天不足,不够悠长,反而创造出独特的“薛腔”:简洁优美,旋律流畅,节奏明快,吐字清晰,能准确贴切地表现人物多种状态的思想感情。马师曾以演丑生为主,也演文武生、小武、老生,表演生动通俗,刻画人物入木三分。

桂名扬对马师曾、薛觉先两人的表演艺术均能融会贯通,唱腔斩钉截铁,自成一家,时人称为“马形薛腔”’。当年,因为薛、马竞相争夺其出演“小武”,替其效力,一夜之间,桂名扬的人工便跳升至万元一年,自己拥有中军及有多人使唤,风光一时无两。

桂派

桂名扬的徒弟不多,以至历史曾有人质疑桂派的存在。桂名扬的“锣边花”用高亢急促的锣鼓音乐配合上场身段的程式,以增加出场气势,非常不容易学,因为他对身材的要求较高,可大多数戏班身高者的身型很少会好。桂名扬应是其中一位人高而身型好的佼佼者。

桂派综合了当年粤剧多个流派的特点,这也符合桂名扬求新求变的个性。他常对新人说:学戏时一定要理解分析,学南派又要学北派,学北派又要学南派。太南太粗,太北又柔弱不够劲,最好是“南撞撞北”。在香港,任剑辉、罗家声等人都自称“桂派”。“桂派”只是在广州传人不多,但如果因此就说没有“桂派”,怎能成立?

神功戏

现今广州八和会馆的护馆人聂少兴,年轻时曾与桂名扬一起在香港鸭利洲演出“神功戏”,那是1951年的事了。聂少兴今年六十有四,回忆起往事,历历在目。他说桂名扬当时的身体已经很差了,在后台常要扶着东西才能站立,可一出台,却是龙精虎猛,让他羡慕不已。桂名扬虽为名角,可当时整个社会不重视粤剧,登台演出几不可能,由于生活所迫,也只能演出“神功戏”养家糊口。

聂少兴老人说:所谓“神功戏”,戏文并非一定要表现“神”,而所谓“神功”,就是神的功劳,指为神做功德,包括节日、神诞、打醮、平日的烧香拜神及修建庙宇等。一个社区筹办戏曲演出,藉以“娱人娱神”及“神人共乐”时,所演出的戏曲便是“神功戏”。

地理记忆

他曾经来过,他曾经红过。桂名扬在广州的时间不长,既然连名字尚且不为人所熟知,其留下的足迹也更不可考了。惟有其青年时期奔波流转的广州各大戏院,尚可以令我们想起:他曾经来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