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人物  中国历史人物

武则天是如何被逼下台的

编辑:天下发布时间:2022-02-04

一代女皇武则天是怎样被逼下了台呢?下面就详细介绍一下吧。神龙元年(705年)正月,张柬之、崔玄纬、桓彦范、敬晖、袁恕己等人利用禁军发动政变,杀张易之、张昌宗,逼武则天让位于太子李显。唐朝复辟后,张柬之等五人都被封王,故历史上把这次事件称为“五王政变”。

五王发动政变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神龙元年(705年)正月,张柬之、崔玄纬、桓彦范、敬晖、袁恕己等人利用禁军发动政变,杀张易之、张昌宗,逼武则天让位于太子李显。此时,武则天已八十三岁,年迈体弱,在宫中养病,哪有能力反抗?于是下《命皇太子监国制》,传位于太子,改周为唐,退居上陽宫养老。是年十一月病死。她死后被谥为则天大圣皇后,送进乾陵和丈夫高宗李治合葬,最终恢复了大唐皇后、皇太后的身份。这就是曾经风光一时的女皇帝的结局。

后来,张柬之等五人都被封王,故历史上把这次事件称为“五王政变”。史书记载张柬之“沈厚有谋,能断大事”,很有政治头脑和手腕。八十多岁时才当上宰相,十分想施展自己的政治才能。当时武则天重病,而二张控制了政权,他这个宰相并不能发挥较大的作用。他自己不满意女人执政,经常私下唠叨应该还政李唐。当他看到不少士人也思念李唐时,就以发动宫廷政变为己任,开始了秘密筹划。其他的几位宰相如桓彦范、崔玄暐等皆与二张不合,曾多次上疏要求罢免二张。

在这种情况下,张柬之和桓彦范等一拍即合,因为有着共同的敌人,遂很轻易地组织起力量,联络太子,以诛二张为名发动了政变。长安四年(704年),武则天病重,在长生院养病,二张伺候左右,朝中官员皆不得见。当时“屡有人为飞书及榜文其书于通衢云易之兄弟谋反”,但武则天都不闻不问。可见,此时武则天已明显倾向于二张兄弟。随着武则天的病重,朝中形势也顿时紧张起来。太子和朝臣见不到皇帝,担心二张兄弟从中作梗,使李、武两家的江山不保。

二张虽没有资格觊觎皇位,但他们确实不得不担心一旦武则天病死,自己失去靠山后的处境,故“引用朋党,陰为之备”。一时间,朝中显现一派风雨欲来的紧张气氛。很快,政变就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宰相张柬之等人争取到了掌管禁兵北门守卫二十余年的右羽林大将军李多祚,又联合了皇太子李显、相王李旦、太平公主及其夫武攸暨和武三思,于神龙元年(705年)发动了政变,剪除了二张势力。

五王政变是唐代太子地位不稳固的一种表现。李显虽被立为太子,但能否坐上皇位还不一定,五王就趁势而起。政变的主要目的是铲除二张势力,而五王并不是仅仅想灭二张,更重要的是要废黜武则天,想得到拥立新皇帝的功劳。张柬之入相前,曾与人谈到国事,“有匡复之志”。二张被杀,太子返回东宫,事情基本已定,桓彦范等又逼武则天“传位太子,以顺天人之望”。五王还与禁军关系密切,利用了禁军的力量发动了这场政变。

禁军将领杨元琰、李多祚、王同皎等与张柬之关系密切。王同皎到东宫迎太子时说:“先帝以神器付殿下,横遭幽废,人神同愤,二十三年矣。今天诱其衰,北门南牙同心协力,以诛凶竖,复李氏社稷,愿殿下暂至玄武门以负众望。”武则天和二张派没有意识到五王已经联络了禁军,毫无准备,而且太子李显、相王李旦及太平公主后来都参加了政变,加上武氏诸王因与二张有一定的矛盾,在政变发生过程中全都按兵不动,所以政变得以顺利进行。五王政变的结果是二张被杀,武则天被逼下台,中宗即位。

今天来看,武则天失败的原因是她放任二张操纵朝政,才会使朝臣各自结党、互相攻击,最后导致兵戈相见。也有人认为武则天荒婬无度的宫廷生活,在当时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感,失去了人心,最后众叛亲离。而她在政治上,经济上的措施都是倒退的,因而招致了最后的失败。这种说法虽然不是十分准确,但也有一定的道理。张昌宗的确有一件事基本符合了谋反的程度。

这年十二月中旬,张昌宗曾让术士李弘泰为自己占相,李弘泰说昌宗有天子相。术士乱讲一气,如果被相者认为是真的,想入非非,结果会被当作死罪诛灭九族。而张昌宗听后,可能内心会很开心,但他毕竟不敢有什么轻举妄动,只能把李弘泰的话说给武则天听。如果单凭这件事情说张昌宗是谋反了,比较牵强。

看来,说二张谋反,是当时政变者的策略,这十分有利于政变的成功。一代女皇,就这样被逼下了台,最后弄得晚景凄凉,不久就病死在上陽宫。

本文标签 武则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