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人物  中国历史人物

张良为什么誓死跟刘邦

编辑:天下发布时间:2022-02-04

出身于贵族世家,祖父连任战国时韩国三朝宰相,父亲也继任韩国二朝宰相,弟死不葬,散尽家资只为复仇,这是张良的家室。出身布衣之家,不会经营也不喜欢双手劳动吃饭,常年游手好闲,后来混得一个亭长小官,额头隆起,鬓角和胡须很漂亮,左边大腿有七十二颗黑痣。宽厚仁爱,不拘小节。这是刘邦发迹前的历史。

刘邦张良这对君臣开创汉朝江山,历史上相得益彰,为人所称道,可是两者对此,身份相差悬殊,他们两人是如何相识的?张良又如何认定刘邦能成大事而誓死追随的呢?事情是这么回事。在张良看来,自己爷爷父亲都官至一国丞相,地位显赫,自己却断了祖宗荣耀,完全是秦始皇灭六国导致的。

一心计划刺杀,却功败垂成被全国通缉,躲到了一个叫做下邳的地方。九年后,陈胜吴广就搞了一个大动作,全国各地纷纷响应。张良也没闲着,扯起一面大旗就想复国。可是就自己这一百来号人马,几斤几两张良是很清楚的。忍耐了九年,也没有了当初的年少轻狂,按照张良的设想,最好先找个大腿抱一抱。途中正好遇上刘邦的小公司在招兵买马。两人都是上天选中的男人,自然很是投缘。

投缘归投缘,人生可是自己的,张良想的只是暂时在刘邦这儿呆一阵子,吹吹牛逼,认识几个朋友就继续找靠山。毕竟自己刺杀失败后的九年时间学到的本领可不能荒废了。张良那几年又什么奇遇?又学到了什么呢?不是别的,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六韬》,也就是《太公兵法》。那时候张良刺杀失败,藏身在下邳,忍辱负重为黄石公捡鞋,几经辛苦才得到这本兵家奇书。此后张良日夜研习,才得其中精髓。

这天话谈到投机处,张良拿出来给刘邦显摆,随手一指,讲的头头是道。原本只是满足下自己的虚荣心,从来没有人能听懂过。可是刘邦居然领悟了。张良很惊讶,《太公兵法》选中自己是有大使命的,别人都看不懂,唯独刘邦是个例外,因此张良认定刘邦这是天赐的聪明。

如果仅仅是能领悟,只能说刘邦有造化,未必能成就大事业,可是凡是张良从《太公兵法》讲述的道理出发,向刘邦进言献策,刘邦都能虚心接受。《三国演义》中优秀的谋士不少,但是自身优秀提出的奇谋妙策不被采纳,抱憾而死的谋士更是比比皆是。所以说深通韬略固然重要,但施展谋略的前提则是要有善于纳谏的明主。张良此时才领悟,刘邦就是自己应该追随的明主。这才放弃了原先制定的投奔他人的计划,一心一意追随刘邦。

反观同时期谋略不输张良的范增,项梁在世的时候还能施展自己的才华,项羽上位之后却落得一个被猜忌辞官,病死途中的下场。白白浪费一生才华,未曾在历史上留下影响百年的建树。

本文标签 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