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人物  中国历史人物

红袄军四娘子杨妙真

编辑:天下发布时间:2022-02-04

杨妙真,金末武术家。益都(今属山东)人。红袄军首领杨安儿之妹,号“四娘子”。杨安儿死后,率部与李全会合,结为夫妇,随李全投宋,又降蒙古。善骑射,所创梨花枪,号称天下无敌手,为后世军事家所推崇。

《射雕英雄传(修订版)》桥段:黄蓉听得这位女将竟如此了得,说道:“靖哥哥,我想瞧瞧这二十年天下无敌手的梨花枪,到底如何了得!”郭靖道:“好!这是咱们大宋收复的土地,虽在江北,一尺一寸也都是大宋的江山,咱们既然撞到了,总得助那李全夫妇一臂之力。”两人商议了几句,便向北往山东益都府而去。

这位连黄蓉都佩服的梨花枪女将,就是纵横宋金元三朝,与丘处机同时代的山东青州巾帼女侠,杨妙真。历史上确有其人,是“杨家枪”的真正版权拥有人。《宋史.李全传》载”二十年梨花枪,天下无敌手“,是武林中公认的“天下第一枪”。

据载,杨妙真武艺超群,作风正派,长得面如桃花,眼若寒潭。

杨妙真是山东益都“红袄军”首领杨安国(杨安儿)的妹妹,终生周旋于宋元金三朝之间。

南宋嘉定七年(1214)兄杨安儿战死,一说为为舟人曲成陷害,堕水而死。其后,杨妙真成为义军首领,继续率所部活动于山东省潍(坊)、莒(县)一带抗击金军。后在磨旗山(今山东省莒县东南)与李全部会合。李亦以弓马矫捷、善运铁枪著称,时号“李铁枪”。

开禧年间(1205~1207)北伐时,李参加起义军配合宋军攻打涟水,继在潍州(今潍县)一带抗金。杨、李二人经过几昼夜比武,各有所长,互相倾慕,结为连理。

金兴定元年(1217),南宋招抚各路义军伐金,次年即嘉定十一年(1218)率众归宋,屡挫金军。李官至投信军节度使。

金正大三年(宋宝庆二年,1226)九月,蒙古将孛鲁率军入山东,欲招降李全,李全不从。孛鲁下令攻打青州,李全未能击退蒙古兵,于是婴城自守。城内原有军民数十余万人,被围困一年之后,仅剩数千人。此时粮草亦尽,牛马亦食尽,不得已于次年五月出降。孛鲁奏闻,成吉思汗令便宜处置李全,乃以李全为山东淮南、楚州行省(即益都行省)。

大宋朝廷以徐晞稷为淮东制置使,牵制杨妙真,可徐晞稷心怀壮志,以收复被金人夺去的失地为目标,对杨妙真的义军多加扶植,以怀柔政策来对待义军,朝廷大为不满,以懦弱无能为由,将他免去,以刘琸为淮东制置使对付义军。

这时金政权的力量已大大削弱,北方新兴的蒙古迅速发展,成吉思汗让木华黎经略南方,自己经略北方,灭了西辽,直杀到印度河口和多瑞河口。经略南方的木华黎病死,于是成吉思汗自己转而带病南征,但也死在六盘山,大军就由他的儿子拖雷带着入陕西,连下山寨六十余所:陷凤翔,趋宝鸡,攻下大散关,不久黄河以北的土地全被蒙古人占领,金政权的都城中都,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已形同孤岛,金政权被迫迁都汴京,以避开蒙古骑兵的锋芒。

杨妙真充分利用这一时机来扩大自己的势力,李全带领红袄军的精锐部队,进入金政权控制的地区,也就在这时淮东制置使刘琸率领镇江军三万人马前往楚州(江苏淮安),两军常互有摩擦。

刘琸为了对付杨妙真除了亲率大军镇压外,还有一条更毒的计谋,就是所谓“以敌制敌。”当时在山东一带的义军除杨妙真外,还有夏全领导的一支力量颇大。

夏全是一个功名利禄之心颇重的人,刘琸派镇守盱的彭什去游说夏全,对他说:“现在杨妙真正处在危急之中,她的主力部队由她的丈夫李全带领在青州被蒙古铁骑包围,朝廷正准备对她用兵,消灭她只是早晚的事情,希望你能够参予其事,朝廷自然有赏。”夏全还有些犹豫,彭什接着说道:“当年你和李全在山东共同抗金,本来是你的功劳大,可李全却凭着自己的势力抢了头功,你难道就不想报仇吗?”夏全终于答应,欣然率军迳入楚州。

杨妙真侦察到这一情况,日益感到形势的危急,这时又恰好传来李全已死的噩耗,她来不及悲痛,苦思对付危局的良策,她决定约见夏全。

她的说客来到夏全的营帐,对夏全说:“将军难道不是山东的义军吗?难道不也是接受了朝廷的册封吗?红袄军的情况基本上和你们是一样的,兔死狐悲,今天我们红袄军消灭了,明天你们的队伍就成为朝廷消灭的对象,请你三思。”夏全觉得言之有理,收拾起趁火打劫的心,决定和杨妙真合作。

后李全和杨妙真被南宋构陷,于宝庆三年(1227)妙真在青州被蒙古军围困,无奈率兵归顺蒙古。

后来蒙古、南宋之间爆发全面战争,杨妙真曾参加了对淮南的进攻,并出任按赤台的副手。南宋大臣袁甫在《陈时事疏》里有提到:“台与逆全妻,将自山东窥我淮甸。”其中的“台”指的是赤台;“逆全妻”则是说杨妙真。杨妙真为蒙古军屡建功勋,曾去和林朝见窝阔台皇帝,被升为山东淮南行省。

金正大八年即绍定四年(1231),正月十五,李中计,在扬州被宋军击溃。宋将赵范、赵葵用计诓李全出营帐,堵塞退路,李全被迫逃走,北至新塘,坐骑陷入泥淖,为乱枪刺死。李全兵败而死。余部议还淮安(楚州),以杨妙真主之,后在湾头一战被宋军再败,损失惨重。

五月,淮安五城俱为宋军攻破。杨妙真及其余部据守大城,她对郑衍德等人说:“今事势已去,撑拄不行。汝等未降者,以我在故尔。杀我而降,汝必不忍。若不图我,人谁纳降?”次日,杨妙真北渡淮水,与养子李璟返回山东老家,竭力辅助其继任蒙古益都行省。

杨妙真名义上受蒙古招安,实则保持独立,她以“避牝鸡司晨之讥”为由辞官。当时任中书令的耶律楚材曾专门写了一篇《答杨行省书》劝杨妙真“无忘北阙之恩”,安心供职。但杨妙真最终还是辞政,专心经营自己在山东的地盘。于公元1234年病逝。

传有杨氏梨花枪,为后世军事家所推崇。其子李璮接替了母亲的事业,据有山东东部40余城。不久,元军进讨,李璮战死于济南大明湖。杨妙真夫妇、儿子虽死,但杨妙真的九转梨花枪法却流传了下来。

明戚继光《纪效新书》:“枪法之传,始于杨氏,谓之曰梨花,天下成尚之,变幻莫测,神化无穷,后世鲜有得其奥者。”何良臣所著《阵纪》赞曰:“马家枪,沙家竿子,李家短枪,各有其妙……而天下无敌者,惟杨家梨花枪法也。”

其枪法“有虚实,有奇正,有虚虚实实,有奇奇正正,其进锐,其退速,其势险,其节短,不动如山,动如雷霆”。“其妙在于熟之而已”,“熟则心能忘手,手能忘枪,圆神而不滞;又莫贵于静也,静则心不妄动而处之裕如,变幻莫测,神化无穷,后世鲜得其奥者”。戚继光师其枪法,并加改进以教士卒。《纪效新书》载有该枪法并图解。

在明代,杨家枪名声很大,被誉为最上乘的枪法,古代兵书《武编》、《纪效新书》、《阵记》等书均有记载,是为当时山东等地专习。戚继光更是对其推崇备至,称为枪法之始。戚继光抗倭时,更是把枪法改进后命士兵演练,痛杀倭寇。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