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人物  中国历史人物

米万钟的人物生平

编辑:天下发布时间:2022-02-04

米万钟(1570-1628),字仲诏、子愿,号友石、湛园、文石居士、勺海亭长、海淀渔长、研山山长、石隐庵居士;锦衣卫籍,陕西安化(甘肃庆阳市庆城县)人,徙居北京宛平县。

明代书画家,北宋书画家米芾的后裔。官太仆寺少卿,江西按察使等职。

米万钟好石,善山水,花竹,书法行、草俱佳,有南宫篆法、章草遗迹;与董其昌齐名,称“南董北米”;与董其昌、邢侗、张瑞图并称“明末书法四大家”。

人物生平

米万钟少年时代受到良好教育,对中国传统文化(儒、佛、道教)研究尤深,颇有学问。其父米玉(1527~1597),号昆泉,字璞父,曾任昭信校尉锦衣卫百户。其兄米万春,隆庆五年(1571年)考中武进士,任分守通州参将;其弟米万方,在锦衣卫任锦衣冠带总旗。

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考中举人,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考中进士,三甲164名。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任永宁(今北京延庆县永宁镇)令尹。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丁父艰归。

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补四川铜梁(今重庆市铜梁区)县令。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任六合(今江苏省六合县)县令。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进户部主事。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为工部郎中管理临清砖厂。泰昌元年(1620年)十二月升浙江布政使右参政。天启三年(1623年)十一月进江西按察使分守饶南。天启五年(1625年)十月进山东右布政使。米万钟为政清廉,关心民众疾苦,注重文化教育,所到之处,颇受称颂,有“水境慈母”之称。

明神宗死后,朝政混乱,大宦官魏忠贤乘机把持朝政,后又得到明熹宗宠信,网罗党羽,阉党爪牙遍布朝廷内外,把持要害部门。许多官员趋炎附势,米万钟却刚正不阿,与阉党格格不入。天启五年(1625年),米万钟因屡次发表不满阉党专权的言论,终于遭到魏忠贤爪牙倪文焕的弹劾诬陷为东林党魁,被削职夺藉,直到崇祯元年(1628年),魏忠贤集团溃灭,倪文焕被处死,他才得到复职起用,担任太仆寺少卿理光禄寺寺丞事。但当时的朝廷,政治已陷入极端腐朽黑暗的境地,内忧外患,米万钟忧国忧民,积劳成疾,不久去世,终年59岁。

文学著作

其一生著作颇丰,著有《澄澹堂文集》十二卷、《诗集》十二卷、《易经》十二卷、《石史》十六卷、《象纬兵钤》十二卷、《琴史》八卷、《奕史》四卷和《篆隶考伪》二卷。

人物评价

米万钟是一位以“书名掩其政名者”,他是一位具有创造性的书家之一他在书法作品中抒写性灵,追求率意、天趣,其代表作《刘景孟八十寿诗轴》《登岱诗轴》,显示了一个文人书家的风流儒雅的气质[5]。同时也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位杰出的大书法家,其伟大的人格和丰厚的学养为后人树立了优秀的榜样。

明朱谋垔《书史会要续编》谓米万钟“行得南宫家法与华亭董太史齐名,时有南董北米之誉。尤擅署书,擅名四十年,书迹遍天下。”世称米万钟、董其昌、邢侗、张瑞图并称“明末四大书家”。